地震貌似已经远去去了,其实远远没有,留下的那许多急待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恐怕难以圆满解决。
不是要坚强而是你已经坚强
今天听了《锵锵三人行》中客座心理专家的话,很受触动。专家说他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抚慰者会对其抚慰对象说“要坚强,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之类的鼓励说辞,其实这样的说法非常不正确,不但起不到安抚作用,反而会给受难者施加很大的压力!那怎么说才是正确的呢?专家说,其实只需要转变一下话语方式,将“你要坚强,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说成“你已经很坚强,很勇敢了,你是我们的骄傲。”那么,被抚慰者从中感受到的则会是完全不同意味。
对这番话,我回味了很久很久。一个受到严重心灵创伤的人,最需要的是旁人的感同身受,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伤痛根本没有任何话语可以安慰,那些干巴巴的“要坚强要勇敢”就像来自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完全不起作用。
很自然的想到平日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设身处地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我们通常会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无论是用呵斥或循循善诱的语气,都掩饰不住“你必须听我的”意思。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理解和接受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不光和大人不同,不同孩子之间也是不一样的,可由于缺乏耐心,父母通常采取比较单一和粗暴的方式,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而是最终通过施加压力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些,孩子往往不会明白,也很难从大人这里得到合理的解释。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甚至连大人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自己让孩子这么做合理性究竟有多少。
培养社交兴趣要顺其自然 怎么连孩子也有社交困惑 经历灾难的孩子都需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