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可以说昼夜不分,醒了就吃,吃饱了就睡,一直到4~5个月才逐渐形成规律。到7~8个月时,80%的婴儿白天醒(偶睡一下)晚上睡,到1岁时接近成人的生活规律。
婴儿夜啼会影响身体成长
所谓“夜啼郎”是指白天睡、晚上醒而啼哭的孩子。对婴儿本身来说,生长激素在晚上熟睡时分泌,促使孩子身高的增长,夜啼时间一久,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显得缓慢。
婴儿夜啼除了生物时钟尚未转向成人化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太冷、太热、太闷均使小儿不适而哭闹。还有一些婴儿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闹不止。有的婴儿尿布湿了,如果不及时更换也要哭闹。其他如某些疾病(佝偻病、尿布疹等)也可引起夜间啼哭。
纠正婴儿夜啼要消除诱因。对小儿生物时钟日夜颠倒的现象要逐步纠正,白天不要让孩子的睡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孩子醒时要充分利用声、光、语言等逗引他,延长清醒时间。晚上则要避免其过度兴奋而不入睡或产生夜惊。卧室内外要安静,温度适宜。如有疾病应及时治疗。
孩子睡眠时间的掌握如下:新生儿每天20小时;2~5个月的婴儿每天17~18小时;6~12个月的婴儿每天14~15小时;1~3岁的孩子每天12~13小时;3~7岁的孩子每天10~12小时;7岁以上的孩子每天9~10小时。
相关文章 新爸新妈的“红眼”夜 三招应对“夜啼郎” 新宝宝夜夜难眠8项原因
推荐阅读:
|
| |||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