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敏感期的秘密》1、咿咿呀呀的“婴语”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5-04-03 09:30

  很多家长认为0~8个月的孩子还不能说话,对孩子说话也是对牛弹琴,只要让他吃好睡好就行了。其实这真是太小看孩子了。

  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接受、理解、表达的过程。婴儿期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和语言了。婴儿大脑的学习潜力十分强大,但只有受到语言环境的刺激,语言机制才能够被激发,婴儿天生的敏感性能够让他们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语言信息,进而不断积累沉淀,为将来开口说话做准备。

  因此,与成人交往较多的宝宝,语言发展速度较快;而出生后就脱离了成人语境或很少与成人有语言交流的孩子,很可能说话迟,比同龄儿童时间晚、能力差。

  美国心理学教授鲍勃·麦克默里说,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多数时候是父母注意不到的,然后,孩子恰恰是在这些不被察觉的学习过程中的日积月累,才产生了令父母惊讶的必然结果。爸爸妈妈的对话,可能被旁边还不会发音的宝宝一字不漏地接收;收音机里的歌曲会让刚会发音的宝宝手舞足蹈;妈妈的鬼脸和笑话会让宝宝试着理解某些字句;咿呀作语的宝宝是在进行“发声练习”……

  让宝宝的语言获得良好发展,并不需要你做特别多的事情,只需每天拿出几十分钟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和宝宝“对话”,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话”可以在日常的喂养中进行,也可通过和宝宝一起玩游戏来完成,能把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会更好。

  家长可以指着不同的物品,要用清晰缓慢的语言对孩子说 “这是xx”、“那是xx”,让他感觉、让他看、让他听;也可以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对他说“宝宝在摇小铃铛”、“妈妈正给你换尿布呢”等等。

  这可以让宝宝在情景中理解语言,你也会养成和宝宝说话的好习惯。逐渐地,宝宝就会发出应答似的声音来和你“交谈”,这更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方法。

  语言训练常见的场景和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早期语言训练是开启宝宝智能大门的钥匙,爸爸妈妈要想把自己的宝宝培养得更聪明,就要避免走进训练宝宝语言能力的各种误区。

  一:低估宝宝的语言能力

  父母低估宝宝的语言能力是造成有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宝宝获得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宝宝说话的数量。妈妈要尽可能地与宝宝多说话。

  二:语言环境过于复杂

  有些家庭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或语种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 ~ 2 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统一语言教孩子正确发音。

  三:长期用方言教宝宝说话

  有些老人喜欢用方言和宝宝说话,这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将来不愿说普通话,从而影响其早期阅读,减缓其把书面语言变成思维语言的进程,对宝宝的智力开发十分不利。

  四:不让人对宝宝说方言

  适当地用方言和宝宝说话,也可以让宝宝多一种语言的体验。只要父母后期注意培养宝宝学说普通话,学会正确地发音,就不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

  五:过分体谅宝宝的要求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已经逐渐明白各种生活物品的作用和功能,却还不会用嘴说。比如,宝宝想喝了,就会指指水杯,大人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便把水杯递给他。长期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失去学习说话的机会。

  六: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宝宝刚学说话时,难免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饭”说成“七饭”,把“苹果”说成“平朵”等等。这是因为他的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还比较弱。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用正确的发音来教宝宝说话,渐渐地,宝宝的发音就会正确了。

  七:不注意倾听宝宝的话

  促进宝宝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倾听”,因为宝宝尝试作出的任何表达和交流都是建立在你肯倾听——正确倾听的基础上。当宝宝急于表达自己时,妈妈若漫不经心地敷衍,或不耐烦地拒绝,就会严重打击宝宝说话的热情。

  八:习惯用“奶话”教宝宝说话

  “汪汪(狗)”、“喵喵(猫)”、“呜呜(小火车)”、“吧唧吧唧(吃东西)”之类的奶话,虽然符合宝宝这一阶段的发育特点,但是却容易忽略掉宝宝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不可长期如此教宝宝说话,而应注意将理性词汇和感性词汇相结合,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宝宝的语言逐渐规范化。

  便捷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

  1. 尽早让宝宝记住你的声音

  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基础,也会促使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比如在准备给宝宝喂奶时,用你的双眼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同时温柔地和宝宝说话:“噢,宝宝饿了吗?妈妈马上喂你好不好?”

  2.和宝宝交谈时要用不同的语气、语速,提高宝宝的听力水平

  爸爸妈妈兴奋的态度、抑扬顿挫的语调、不同快慢的语速,会使宝宝有着不同的听力体验,会促使他更加起劲地发音,更乐意与人沟通。

  3.多给宝宝听优美的故事和音乐

  用音乐和故事来刺激神经,调节精神,会使宝宝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日本幼儿开发协会做过试验:他们把几十个出生不久的孩子集中起来,一一拍照、录像,作为原始资料。然后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3次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者故事。开始时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四个月之后,这些孩子的面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表情比一般孩子活泼,动作协调,就连眼神都与一般孩子有根本的区别,更讨人喜欢。

  4.营造快乐的语言学习氛围

  与宝宝分享学习的快乐是对他认知活动和语言发展最好的反馈和强化,会让宝宝更加自信,有更强的求知欲。反之,忽视、冷落、父母不给予爱等所造成的不安情绪,都可能限制孩子语言的发展。

  5. 经常叫宝宝的小名

  这有利于宝宝发展自我意识,帮助他尽早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能促进宝宝将自己的意志传达给别人,发展自己的语言。

  6.及时鼓励宝宝说话

  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依赖性”,来自父母的鼓励是他学习的重要动力。当宝宝发出任何声音的时候,大人可以稍微夸张的表情和声音说:“啊,我们的宝宝会说话了!”以此来鼓励他。当宝宝发出声音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拍手,并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宝宝就会觉得非常的开心。

  一般情况下,宝宝脑内的“听觉地图”在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1岁以内的宝宝输送越多的清晰明确的声音,越能促进其大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父母作为宝宝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能有意地给宝宝输入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就能有效地刺激宝宝大脑神经的发育,这对发展宝宝的智力潜能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返回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