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敏感期的秘密》4、乐此不疲地“骂人”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5-04-03 09:30

  3岁左右的宝宝,原本乖巧可爱,忽然喜欢骂人了,而且一不高兴,就把“死”挂在嘴边上,动不动就要“打死你”,让家长气愤不已。这其实是孩子进入语言学习的“诅咒期”的表现,也是孩子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关键时期。

  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会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也会发现有些特定的词语会有意想不到的威力,会激起别人强烈的反应,比如骂人的话。其实孩子并不懂得这些骂人话的真正含义,只是对对方的反应感兴趣,并乐此不疲地尝试。

  另外,此时的孩子也正处于逆反阶段,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做,越是不让说的话越是要说。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经常语出惊人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孩子只在“诅咒敏感期”才会有足够兴趣去“粗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成年人反应过激,或者让他们感到,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类似的表达方式会让人从中受益,孩子就有可能形成无意识的习惯,延伸下去。

  对于诅咒期的孩子,家长的首要任务不是阻止他骂人,而是采取冷处理方式,即对他们“粗暴”的表达不闻不问,或表现出这样做一点也不好玩的意思,并教孩子正确运用语言。

  孩子在进入“诅咒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甜言蜜语”阶段,“妈妈,你做的饭菜真好吃”、“爸爸,你真棒啊”等等爱和喜欢之类的话也总是挂在嘴边。知道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当孩子对家长说出“狠话”的时候,家长大可一笑置之,和他一起快乐地走过这段必经的路程吧。

  家长应对“诅咒期”的正确做法

  1、坦诚的告诉孩子真实的感受

  孩子并不知道他的骂人话会给人造成伤害,家长可以直面孩子,认真地告诉他自己的感受。当孩子发觉他的语言会给爸爸妈妈造成情感上的伤害时,他就会懂得这些词语的破坏力是很大的,不应该随便用。

  2、讲故事说道理

  对于爱诅咒的宝宝,正面的说教可能并不管用,家长可以采取迂回战术,通过给宝宝讲故事的方式让宝宝明白做事的道理。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对是非对错有了分辨能力,自然就会停止咒骂别人。

  3、适当加以惩罚

  如果孩子长大一点了,仍有“咒骂”这种行为,可以先尝试“订立规则”,规定宝宝不能再“骂人”,如果犯规就要受到小惩罚。要注意惩罚的度,过度会让他反感,只要给点惩罚让他学会反省就好。当宝宝做到时,及时给予表扬。

  4、转移话题

  当孩子说“我要打死你”时,家长可以“四两拨千斤,所答非所问”地说:“本来今天想给你买蛋糕的,那这样的话就算了吧。”孩子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买蛋糕的问题上,忘记了刚才的挑衅。

  5、忽略回避

  宝宝反复用词语挑衅你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忽略他,使出的招数得不到回应,他自觉无趣,就会停止这种小把戏。

  6、正确引导

  家长要正确引导诅咒期的宝宝,让他懂得尊重与被尊重的感受,耐心地告诉宝宝什么词语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让宝宝在爱与尊重中完成语言的学习。比如,宝宝一般并不清楚“骂人”的真实含义,因此无需详细向他解释他刚刚说的话如何粗俗,只要告诉他这样的话会让大家不喜欢他。妈妈可以心平气和地问宝宝:“宝宝,骂人对不对?”一般宝宝们都清楚骂人不好,所以当他回答“不对”时,你就可以进一步教育他这样是在骂人,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尝试了解他“骂人”的原因,以及想要表达什么,告诉他要发泄这样的情绪可以用什么字眼来替代“骂人”的话,当他接受你的意见时,应及时表扬他。

  利用语言的力量学得更多

  1、引导宝宝找错误

  父母可以选一个宝宝印象深刻的故事重新讲给宝宝听,但要在某些情节上加以改动,当宝宝意识到讲错了就会插上一句“不对,不是这样讲的”,然后引导他说出正确的情节,由此训练宝宝口头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2、掌握形容词

  宝宝这个时期已经能掌握一些简短的语句了,因而父母可以教宝宝学说一些带有简单形容词的句子,比如妈妈漂亮美丽、爸爸高大帅气、宝宝聪明可爱等,借此来增加他的词汇量。

  3、记住姓名、电话号码

  爸爸妈妈可以教宝宝说出自己完整的姓名,然后引导宝宝说出其他小朋友的名字。也可以教宝宝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和亲人手机号。

  返回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