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婴儿资讯 > 正文

“听力危机”应防患未然

2008-02-25 09:12 佚名

  听障不仅会影响宝宝语言学习及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也会造成日后对于认知、社会及情绪方面之不协调,负面的影响甚至会持续到10岁左右。所以,如果怀疑宝宝有听力方面的问题,美国国家卫生院建议应该在3个月前进行各项筛查、诊断,并在6个月大时开始治疗及复健计划。

  我的宝宝该去检查吗?

  新生儿听障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的“感音性听力损失”、另一种则是后天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性听力损失”大多是先天的,无法以药物治疗,只能采用听觉复健疗法;后天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如果发现得早,可经过耐心的药物治疗而痊愈,否则会导致听力损失加重,一样必须接受康复治疗。

  所以不管宝宝有没有家族遗传史,爸爸妈妈最重要的是作好初步把关的动作,以下是10个听力异常宝宝的高危险群指标,如果符合任何一项,就要赶快带他去作检查。

  1、父、母亲任一方有听障家族史。
  2、母亲怀孕时曾感染德国麻疹、疤疹、梅毒或其它病毒性疾病。
  3、新生儿胆红素过高需换血者。
  4、头、颈部有先天性畸形,包括颜面骨狭小、两眼珠不同颜色、额头有一撮白发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公克。
  6、周产期有缺氧现象。
  7、感染细菌性脑膜炎。
  8、曾长期使用抗生素超过2周。
  9、气管内管使用超过一周等。  
  10、曾有中耳炎病史。

  其中第10项要特别注意,宝宝因耳咽管发育尚未完全,不能充分通气、排泄等,容易罹患急性中耳炎,这也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中国台湾马偕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林鸿清表示,新生儿先天性单侧听障的机率约千分之三,但到了3至4岁的学龄前儿童,听障比率却攀升至2%,有很大一部分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

  而宝宝不会明确向大人表达“耳朵痛”的讯息,因此如果他不断用手拉扯、摩擦耳朵,或是不明原因发烧不退,就必须怀疑可能罹患中耳炎,要尽快请耳鼻喉科医生检查。

  除了这些高危险群指标之外,根据一项1994年的研究显示,也有25%至50%的婴儿未拥有任何一项危险因子,却仍然出现听力异常,因此家长平常也要观察宝宝对外界声音的反应、或是语言发展,如果语言发展迟缓,有可能是听力或是智力出现异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