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引导的艺术》不恰当的批评方式

作者: PCbaby 出处: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11-21 15:44
1回顶部

  不管是否有意,父母说出来的任何话,都是一种慢性催眠,让孩子 朝着父母表述的情况发展。

  孩子的某些问题行为,如果没养成习惯的话,偶尔发生几次也不是 大问题。因为这是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就像刚学会坐的孩子,抓住什 么都会往嘴里放一样。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孩子刚刚接触外面的世界,总会受到 外界环境的影响,模仿各种行为。

  很多妈妈反映,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总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出现。 比如,孩子第一次说粗口、吐痰等,很可能是无意的模仿行为,如果妈 妈过于紧张,反而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当听到孩子说粗口,妈妈往往很紧张,不管当时在做什么,都会立 刻制止孩子的行为,于是孩子无意识地发现:“当我这样做的时候,爸 爸妈妈会立刻关注到我!”结果妈妈的教导反而成为一种刺激,让孩子 记住用说粗口来吸引注意的方式。

  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有几次回来突然会说一句粗话,我低着头没有任何回应。她先后说了三四句粗话,但是每句都只说过一次,没有 重复第二次就被遗忘了。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有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就需要引起注意。如 果发现他是有意为之,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处理。比如,孩子早期吸烟、 早恋、逃学等行为,父母需要给予适度关注。大部分孩子的早期吸烟来 自于群体归属感的需要,周围有同学或者朋友这样做,如果自己不这样 做,就会感觉受排斥。

  如果父母能够早期了解到孩子背后的一些心理需要,适度干预,可 以很好地预防孩子后期不良习惯的养成。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 非常重要。

  在学习引导孩子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不恰当的引导模式。下面 是几种父母在面对孩子不良行为时典型的不恰当模式。

2回顶部

  1.夸大式指责

  “你总是这样!” 孩子反应:我总是怎么样了?我也不是每次都这样!

  点评

  “你总是这样”夸大了问题的频率,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不公平、不 讲理的人,无法与父母客观讨论事件,从而不愿意承担结果。

  同时,双方可能把争吵的重心转移到事件的轻重程度上,而非事件 本身上。在争吵的过程中,父母往往因为这样的“干扰”,不知不觉忘 掉或者转移了自己当初和孩子沟通的目的。

  ● 避免夸大指责的方法:就事论事,不玩数字游戏,不以当下的事件纠缠出以往的其他事件。

  2.贴标签、下定义

  “你根本不知道关心父母、体谅父母!” 孩子反应:我不是不关心父母的人!到底我哪里做错了,你给我扣这样的帽子?

  点评

  没有就事论事,而是“贴标签”。 当孩子做错事情,被贴上“坏”、“笨蛋”等不良标签时,只会增加他们的自卑、自贬和罪恶感。这种用贴标签和羞辱的方式来强迫孩 子改变行为的做法弊大于利。

  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顶嘴”、“叛逆”的行为就可能出现了; 如果孩子仅仅这样表现,还算是比较好的,因为他至少还在与父母互 动,努力争取能被父母理解。

  如果孩子连反抗的意念都没有了,那就严重了,因为他感觉“反正 你都以为我是这样的人了,我就这样了”,反而丧失了改变的动力。

  孩子并不一定知道父母为什么说他“没有关心和体谅人”,是没有 给父母倒喝?是没有听见父母说话?还是自己忙于折纸玩?他并不确 定父母到底觉得他哪里做得不好。

  因此,父母过于主观地下定义、贴标签,不但无法和孩子探讨问 题,也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 避免下定义的方法:讲求客观,用行为和事实说话,这样更加有说服力(请看后文的“直述式表述”)。

  3.有话反说

  “吃了饭也不知道收拾桌子!” 孩子反应:嘴巴不耐烦地说“知道了”,行动上却没有任何变化。

  点评

  类似的情形还有,当孩子不好好吃饭,对孩子说:“那你以后就不 要吃算了!”看电视的时候希望孩子坐远点,反而说:“再往前点,再 往前点!”“再往前点你试试!”或者,看到孩子太晚回来,责备说: “你干脆不要回来了,住在外面算了!”

  反着说话对孩子的杀伤力比“夸大式指责”还要严重。孩子只听到 了“不收拾桌子”,而父母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又告诉他“你不收拾桌子 是错的”,于是孩子的心中会出现双重信息矛盾的困惑心理;而“往前 点,再往前点”,让孩子容易产生对父母的恨意和逆反心理,觉得“你 故意害我”。

  父母说反话,让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和父母进行沟通,造成安全感下 降;听多反话的孩子容易感觉烦躁,长大以后,做事情和做选择的时候 会觉得很艰难,在一些关键点上,不能主动地抓住机会,因为他的内心 总是有两种声音在说话。

  当孩子觉得写作业有困难和压力的时候,如果父母告诉孩子“那你 就别写了!”这种方法偶尔会有威慑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会让孩子 在潜意识当中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学习。

  ● 避免有话反说的方法:沟通要尽量直接表达。

3回顶部

  4.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你把我都给逼疯了!” 孩子反应:好害怕!我真的一无是处;或者:我受不了了!别让我管你的事情!

  点评

  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不断被要求为父母的情绪负责的孩子,非常容易受父母的情绪影响,只要父母不高兴就认为是自己的错;他们的焦点会放在父母的感受 上,而不是问题本身,当父母的情绪过去了,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依然 出现。

  另外,孩子不断为父母承担情绪,当他觉得过于痛苦、不想再这 样的时候,他可能会反弹到另一个对立面去——不再愿意考虑父母的感 受:“别和我说你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

  父母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绪?在第四堂课“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管理 的父母”中,会有进一步探讨。

  5.简单给方法:命令和威胁

  这是家庭当中普遍的两种方式。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可以适当使 用,可如果用得太多,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反抗。

  刚开始,由于父母的力量、形象都比孩子强大,孩子会因为害怕父 母的权威而听取意见。但时间久了,如果孩子并不能清楚知道父母这样 做的原因,可能表面上顺从,心里却出现强烈抵触和逆反的情绪;或者 表面答应,行动上却是消极对抗的。于是在父母眼中,孩子会变成“小时候都很乖,可到了十二三岁开始叛逆、不听话”。

  以上各种不恰当的引导方式用久了,会形成一种慢性催眠,也就 是说,孩子会无意识地认同父母的定义,继而成为他潜意识意象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孩子学旱冰,不论摔多少次跤,他相信只要不断练习就 可以做得很好。然而,一个定义自己不会滑得好的孩子,他会不断搜集 能够证明自己滑不好的信息,即便已经学会,也会因为几次摔跤而认为 没有学会,然后慢慢放弃。

  慢性催眠往往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潜意 识中种下了某种预言,孩子就会按照这个预言不自觉地呈现相同的行为 给父母,而父母就会在这种“轮回”当中越陷越深。

  因此,父母需要多加注意方式和方法,不仅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规 则,也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爱心。

  只有感受到被爱,孩子才会更发自内心地爱父母、尊敬父母,真诚 接受父母给予的经验礼物,接过父母生命的接力棒更加努力地跑下去。

回到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