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幼儿园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某一特征分类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3-10-23 16:56

  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后,再按另一特征重新分类,或对已分的两类物品再次分类。

  2、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准备:

  1、绘制12张实物卡片。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小件商品的包装,并贴上价格标签。活动前将商品陈列在一个货架上,并用布盖好。

  过程:

  1、 会飞和不会飞。

  ——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会飞的东西,老师这里有许多卡片,要请小朋友看一看是些什么东西,然后把他们分成两个部分。

  ——教师逐一出示卡片,幼儿指认后进行第一次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会飞的和不会飞的)

  ——请幼儿为这两个标准设计简单明了的符号标记。

  2、天生的和人造的。

  ——这12张卡片还可以换一种分的办法。怎样分呢?

  ——教师出示“天生的和人造的”两种标记图“人和机器人”,启发幼儿注意这些物体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人造的,按此标准重新进行分类。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检验,明确分类的标准。

  3、超市管理员。

  ——小朋友学会了分卡片的本领,超市里的叔叔阿姨要请你们帮忙整理商品。

  ——揭示货架。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这些商品一样吗?请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幼儿进行第一次分类活动,并说明分类标准。(用途)

  ——再按另一特征给已分的物体进行第二次分类。这些分好的商品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能给他们再分一次吗?

  ——请两名幼儿操作,并相互交流分类标准。

  ——全体幼儿检验分类结果,再次明确分类标准。

  活动后的感受:在活动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平上有所提高。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先观察,再尝试找出最好的分类方法,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在逐个尝试后,得出二次分类的特征。另外,需要更加重视的是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型学习的模式,也是需要不断探讨的。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