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和孩子亲密无间,希望孩子能够把心中所想毫不吝啬地与父母分享,当然,更希望孩子每天充满阳光。但事实并非如此,父母们苦恼地发现:
“孩子脾气变得越来越坏”
“孩子常常和父母顶撞”
“孩子不愿意多跟父母讲话”
“孩子越来越逆反”
“孩子经常无理取闹”
“孩子动不动就流眼泪”
“孩子整天闷闷不乐”
“孩子常常向父母噘着嘴巴”
“孩子越来越难哄”
……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父母们不解,甚至开始埋怨或者训斥,其结果呢,导致孩子越来越向我们不愿看到的那个方面发展。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想一下,我们自己有没有哭泣过?有没有向别人发过脾气?有没有情绪低落过??有没有消极悲伤过?
情绪与生俱来,自婴儿起也有喜、怒、衰、乐的情绪。我们的孩子当然也有情绪,也有权利表达。关键是当孩子流露出这种情绪时,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引导?这将决定着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和我们闹情绪时,我们一般是怎么处理的。下面的几种类型父母,你是否熟悉?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一 五种错误的处理方法
1.转移
“别哭了,妈妈带你去吃肯德基。好不好?”
“宝宝,快看,这儿有只蚂蚁,我们去捉它吧。”
“来,爸爸带你去游乐场玩,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要是还哭,爸爸就不给你买玩具了。”
2.否定
“这有什么好怕的?没出息!”
“你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可郁闷的?”
“这么点小事,值得在这里哭个没完吗?”
“这是你应得的惩罚,有什么好难受的?”
“做人要大度些,有必要在这里生闷气吗?”
“别抱怨了,我比你更累。”
3.打压
“你自己做错了事情,还发脾气,想找打啊?”
“不准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听话,就不让你看电视了!”
“这个星期的零食取消,我就让你闹个够。”
“我数三个数,你如果还哭,我就把你扔这儿。”
“闭嘴,不准哭!”
4.说教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这样站着危险,容易摔下来,不听话,摔下来怪谁?”
“世界上的事哪会有这么完美,谁不想得第一啊?你要学着看开点,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根本不用大人问了,更不会为这样的小事哭鼻子啦……”
5.冷漠
“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去,一边去,别在我跟前晃悠,我看见你耷拉着脸就来气。”
“心情不好就躲起来,不要去烦人,谁想跟你这个样子的人说话!”
“没事,一会儿就不疼了,别伤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