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儿童习惯养成全书》尊重才能被尊重

作者: PCbaby 出处:北京大德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3-03-25 10:51
1回顶部

  “乖女儿,你撕的纸片,在咱们家又成了仙女散花了,地上、沙发上到处都是,那可是老妈刚刚收拾过的呀!你想想怎么解决吧?”妈妈看到自己的成果被破坏,很无奈,也很委屈。

  “对不起,妈妈,我以后注意啊!”朵朵赶紧道歉。

  “你和我一起来捡吧! 以后可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呀!”

  “好,妈妈我错了,我和你一起收拾吧,以后一定注意。”说着朵朵细心地捡起碎纸

  片来。

  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对等的尊重,才能因此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会赢得快乐

  孩子开始懂事了,就要教育他尊重别人,告诉他,尊重他人会让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自己由此也就能得到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孩子学会了尊重,他就会拥有许多的朋友,而朋友和和谐的关系正是未来可帮助孩子成

  功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尊重别人,必定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那么最终失去的将不仅是朋友,

  还有快乐和成功。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教育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态度上尊重别人

  要教育孩子态度上给予别人尊重,这样会让人感觉愉悦。比如,老师讲课或他人发言时,要注意倾听,眼睛看着对方,不可以心不在焉;忽视他人的态度会给人很不好的感觉。别人身上有缺点或不小心出现错误,最好的尊重就是装作没发现;不可以借机取笑、挖苦,否则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2回顶部

  在生活细节上学习尊重

  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育孩子尊重别人时,要从生活细节着手。

  比如,孩子在别人面前应该是干净整洁的,蓬头垢面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站着和别人交谈时,不要连连跺脚;与老师、长辈交谈时,不要跷二郎腿;和别人约好的时间,准时赴约;老师安排的集体活动,准时积极地参加。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孩子学会尊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比如,在公共场合要尊重保洁员的劳动,不乱扔瓜皮纸屑,尊重园丁的工作,不摘花折柳等;在家里,不乱摆乱放东西,东西哪儿拿的还放回原处,不要往地上洒汤汁等,保持家中的整洁,尊重大人的劳动成果。

  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

  相同一件事情或一个物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使用方式。此时,孩子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愿和选择,给予尊重和理解。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那样会让人家很无奈很不快。

  爱心提示

  *交往中如能多给对方一些尊重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就会越处越深。

  *学会换位思考,就会更好地去尊重别人。

  养成好习惯有诀窍

  要想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态度、细节上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选择意愿,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意愿。比如,在家里让孩子细致地收拾一下房间,参与了家庭劳动,孩子就会知道劳动是不容易的,破坏是不对的。之后,自然会更加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回到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