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洋奶粉特供中国背后:本土奶企集体失职

2012-02-29 16:43 佚名

  新闻背景:

  近日,一名网友爆料,称打算“网购”一批“纽瑞滋”奶粉,却发现该产品在原产地“无迹可寻”,疑似“假洋牌”。记者调查后发现,“纽瑞滋”奶粉由新西兰两家公司代理生产,目前只针对中国市场,是又一款“中国特供奶”。

  媒体论道:潜台词——国人崇洋情结不死

  一名网友打算网购一批“洋奶粉”,却因该产品在原产地无迹可寻,因此疑为身份造假。这则新闻的背后,其实暗藏了这样一个潜台词:尽管洋品牌信任危机不断,但国内消费者的崇洋情结依然是冻而不僵。

  2011年,随着豆浆、骨汤以及“汉堡暴晒”和“蛆虫鸡翅”等问题的接连爆出,以肯德基、麦当劳、味千拉面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然而,国内消费者迷恋洋品牌的情节仍有增无减。

  网友怀疑新西兰原装进口“纽瑞滋”(Nouriz)奶粉的身份,其实是发出一种暗示:若是真正的原装进口,我便放心。这是对于洋品牌的一种畸形迷恋,但其背后,也体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的部分现状。

  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民众关心的头等大事,无奈不争气的是,一些民族品牌自毁前程。前不久的蒙牛癌症牛奶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即便是如此大型的企业也不能做到让消费者放心,刚何况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

  国货不给力,成为消费者崇洋的最好理由。诚然,无论爱国情结多么浓烈,也不至于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开玩笑,以身试毒。然而,相比国内品牌,洋品牌果真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更好的产品质量、更严格的标准么?未必!

  虽然说洋奶粉身份质疑事件暗示了对于洋品牌的依赖,但同时也爆出洋品牌的一些问题。首先,洋品牌不能保证身份,有帖子指出,合生元奶粉因一直以“法国合生元”自诩,但据媒体报道,法国合生元公司是在2008年成立的,是在广州合生元的“法国身份”受质疑之后。还有曾一直自诩“美国施恩”并称奶源全进口的施恩奶粉,也被媒体曝光未在美国监管当局注册,公司董事长最后不得不承认:“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

  即便品牌是真,质量也未见得好出多少。例如,一些洋品牌卖家用麦乳精等代替奶粉,或以国产廉价奶粉以次充好,冲的都是“家长迷信洋品牌奶粉”背后巨大的利益市场。而且,在国内、国外的双重标准下,很多洋品牌也放弃了自身坚持的道德操守,不惜以身试法,以假乱真。

  而消费者对于洋品牌的迷恋,不仅无助于企业诚信机制和食品安全机制的建立,反而可能加剧危机。以肯德基豆浆门为例,虽然被爆宣称误导,但仗着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拥有无数拥趸,肯德基并没拿出认错的诚恳态度。事实也证明,即便负面新闻不断,肯德基依然门庭若市。

  政府监管机制不健全,处罚不到位,成为洋品牌在中国兴风作浪后舆论的矛头指向。事实上,还消费者一个放心的市场,监管只是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必须首先破除洋品牌的迷信,持有一个理性的消费观。

  背后是中国奶企的集体失职

  在经历了三聚氰胺等事件之后,国内奶粉品牌的信誉受到严重冲击,许多人纷纷转向洋品牌,只要是洋品牌,价格再高也无所谓,甚至是越高越买买的其实就是一个放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未必会创造出需求,但需求一定会创造出供给。既然洋品牌的奶粉炙手可热,既然挂块洋牌子就可以获利颇丰,那么,在促使国外大品牌加速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吸引到一些小牌、杂牌甚至是“伪洋品牌”,也就不可避免了。

  国人对洋品牌的追捧,最热的时期其实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彼时,市场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巨大,而国内企业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甚至连产品都无法提供,所以,那时对洋品牌的追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甚至一些国内品牌,在创建之初,也大都倾向于起一个带有洋味的名字,以此表明自己的不凡,谋得一些市场份额。

  但是,经过三十多年市场经济洗礼之后,很多国产品牌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根基,而且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现在知名的国产品牌,绝少是有个“洋名”的。这说明,一个品牌之所以能站住脚,既不靠品牌是“中”还是“洋”,也不靠名字是“中”还是“洋”,而是靠质量、靠服务、靠信誉。而且,近些年,在很多领域,国产品牌的产品与洋品牌的产品在质量、服务上已经相差无几,甚至做得更好,加之国人支持国货的心也日渐浓烈,可以说,国产品牌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可惜的是,在国产品牌局面大开,越来越受到国人喜爱的情况下,一些国产品牌,尤其是一些食品领域的国产品牌,却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断冒出的质量问题,将其一再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而拙劣的危机公关,更是让其信誉一降再降。

  如果没有质量问题,而且进入国内市场的渠道也是合法的,这样的“专供”品牌监管部门是没有理由进行查处的,只能由消费者自己对其进行取舍。制造一些专供中国市场的洋品牌奶粉,或许既没有法律上的问题,也没有质量上的问题,但其对消费者对洋品牌追捧心理的利用,却实实在在地伤了消费者的心,至少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这反映出国人对国产奶粉品牌的失望情绪非常强烈,而这种失望情绪与对洋品牌奶粉的需求呈现出正比关系。

  国外不入流的品牌都能受追捧虽然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国内的知名品牌们不觉得脸红么?出现了问题,不是怪奶农就是怪饲料问题的源头或许真的是在奶农或饲料上,但既然消费者既不直接从奶农那里买鲜奶,也不直接吃饲料,那么,作为最终产品的生产者的企业,就对产品的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消费者要的就是一个放心,而放心来自企业的责任心,让消费者放心,就是给自己一条生路,把产品做好,真的那么难吗?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