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 > 正文

广东两校800学生互殴,别让孩子成为暴力宝宝

2011-11-02 08:58 zhangyizhi A+

  昨日,微博上一则“学生哥火并”的视频引起网友的关注,微博称,上周五东莞东方明珠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秋游,在广州乐翻天与佛山盐步中学学生发生冲突,随后秋游演变成群架事件,双方都有学生受伤,甚至称在追打过程中“有学生动用西瓜刀”。

  冲突导致双方学生昨日在微博上展开骂战。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双方冲突,又是否真的有学生用西瓜刀追打对方?昨日,佛莞两地校方对事件过程进行了还原,校方承认秋游过程中确实发生冲突并有数名学生受伤,盐步中学称事件起因是在水上乐园项目排队时起冲突,而东莞东方明珠学校则称不能确定具体原因。但双方均否认过程中有动用西瓜刀。事件发生后派出所介入调解,双方已和解。

  盐步中学:排队玩水上乐园项目时起冲突

  “确实在秋游过程中发生了冲突。”盐步中学校方负责人证实,上周五该校初三级共700名学生参加了校方组织的秋游,地点是在广州的“乐翻天”乐园。“当时11时左右,学校的老师去吃饭了,只有游乐园的带队教官在场。”该校负责人称,盐步中学的学生和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的学生在水上乐园项目排队等待玩耍,对方学校的学生嫌我校学生玩得慢,阻碍他们玩,而发生冲突。

  他还称,冲突很快演变成群架,“对方超过100名学生围住我校700多名学生。”老师在接到导游电话后联系游乐场管理方,并向当地派出所报警。

  “我校的学生告诉我,对方学校的高中生先一脚把我校的学生踹下水。”盐步中学老师表示,由于双方老师不在场,被踹下水的盐步中学学生就找了同学去和对方理论,“就在双方理论过程中发生了口角,对方找来多名学生,围住我们的学生就打。”

  对于网上流传事件中有学生用西瓜刀的说法,盐步中学的校方坚决予以了否认。“教官证实确实有学生在冲突中拿棍子追打,但我们的学生肯定没带棍子,因为秋游背的书包很小,有棍子肯定被发现的。”盐步中学老师称。

  东方明珠学校:原因还不是很清楚

  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校长苏超称:“当时参与秋游的是我校400多名高二年级的学生。”他表示,向当天在场的老师调查了解得知,当时是盐步中学3个学生打了他们学校一名高二的学生。

  对于冲突原因,苏超表示,还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在玩耍的过程中起了冲突。“两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片区,午休时,不知道为了什么就突然打了起来。”

  而对于事件中参与学生人数,该校称因老师当时不在场,难以统计。

  苏校长透露,当时盐步中学3个学生拿着钢管和砖头冲向了这名高二学生,高二学生见势不妙就跑回自己学校片区叫自己的同学。“那3个同学拿着钢管和砖头冲向我们这边,可能我们的学生就围攻了他们。”

  对于西瓜刀一说,东莞东方明珠学校的校方负责人也坚决否认,“我反复问过老师,我们没有拿任何东西。”苏校长称,东光明珠学校的学生当时手上并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而并不是像网上所流传的拿西瓜刀去‘追杀’对方。”

  绝大部分的人认为青少年才是暴力倾向最大的人。但加拿大著名的暴力行为研究专家特里姆布雷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暴力倾向通常是在蹒跚学步的幼儿时期达到顶峰的。

  幸运的是,两岁大的幼儿尚不能给人类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如果你不及早帮助他们控制愤怒情绪,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即使想帮他们,恐怕为时已晚。因此,家长们尤其是有暴力倾向宝宝的家长们一定要尽早清醒过来,及早纠正宝宝的坏习惯。

  如果宝宝经常打别的小朋友、摔东西、欺负小动物、揪大人头发、咬大人的手,家长们就要特别注意了,这就是宝宝暴力倾向的最初体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宝宝暴力的原因。

  1、暴力是宝宝自卫的一种方式。宝宝打人有时候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2、语言表达贫乏。因为2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3、环境影响。宝宝天生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借此认识世界。如果父母长期吵架甚至是打架、父母对宝宝施行语言和肢体的暴力、父母让宝宝经常观看和暴力有关的动画片和电影,上述行为都会让宝宝变成暴力模仿宝宝。

  针对宝宝的各种暴力行为,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消除他们的暴力倾向呢?

  1、关爱宝宝是根本。家长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满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之爱的温暖,宝宝才有意识和理念去爱他人和外物。

  同时,家长应从小培养宝宝对他人和事物的爱心,比如,当家长的一方身体不舒服时,另一方可教育孩子去关心自己的父(母);又如在公园游玩时,看到美丽的花,孩子都想摘下来,这时家长应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说明理由,培养孩子的爱惜之心,以从心理上防止、克服孩子暴力倾向的形成。

  2、教导宝宝正确的交往策略。多数宝宝的攻击行为都属于一时冲动的类型,其实他们心中是渴望友谊的,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这种时候,家长应该及时教给宝宝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教宝宝运用多种方式来化解困境。

  3、教宝宝控制情绪。情绪在人的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作用。幼儿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逐步战胜情感刺激,使孩子有稳定的情绪,能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环境和集体活动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家长可以多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宝宝学会忍耐宽容,加强自我约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生完孩子的头两年,看完请别哭…

万名三甲医生 用心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胎儿每周发育过程图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相关文章频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