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模仿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开始就通过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会感到,当孩子模仿你时,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镜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当然,这种模仿也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抽烟,观察手是如何在嘴前往复的,他或许会用一块积木代替香烟来模仿你。
如果一个6个月的婴儿得到一面小摇鼓的话,他会立刻意识到,他不仅可以将他攥紧,也可以松手扔掉。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抓住东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宝宝突然意识到,他可以"有所作为"影响什么了。于是他开始非常热情地练习,将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当你把礼品纸揉成一团发出声音,孩子会好奇地学着尝试,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纸制造出同样的音响效果。
宝宝的模仿是双方面的,也是一种学习和适应
当你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解释说:“在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动作;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这个简单的喂饭例子说明,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交流方式在宝宝刚出生时就有了。研究表明,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新生儿就已经具有模仿能力了。那时的新生儿模仿的是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动舌头。但是模仿远远不仅仅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学习和适应!所以,当宝宝模仿大人的表情、行为的时候,大人最好再反过来模仿孩子的样儿,这样的交流紧密了孩子同大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像一面镜子,指点提醒了孩子。
模仿有利于宝宝理解他人的情感
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者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
如何引导不同年龄的宝宝模仿
孩子从一岁开始,就会主动地去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注意自己地言行习惯,尽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不过也不必尽求完美,因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会走路以后,就会经常在户外走动,所看所闻也会丰富起来。对于好奇的人事,特别是喜欢的人,孩子都会主动去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类对于“喜欢”最原始的表达。这时,父母就不能用严厉的语言来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应该用商量和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让孩子学学和模仿汽车和特种车辆的喇叭和报警声,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跑、走、飞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来,家长可以给予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好奇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动、爱模仿来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以及灵敏的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宝宝凡是喜欢模仿别人怎么办
3-6岁是幼儿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喜欢模仿,说明幼儿观察力比较强,喜欢获得别人的认同,但是如果宝宝事事都模仿,不喜欢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凡事没有主见,确实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了。虽然说3周岁的宝宝喜欢模仿,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喜欢被支配,总是追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如果宝宝喜欢盲目从众,胡乱模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干预:
一、给宝宝讲模仿别人的坏处
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幼儿:凡事喜欢模仿别人,就会被别人瞧不起,认为不聪明、不能干,是个“跟屁虫”,这该多难为情啊。
二、鼓励宝宝动脑筋想办法
爸爸妈妈可以跟宝宝讲:“宝宝最聪明能干了!只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肯定比他们想的更好!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会干得更好!”
三、培养宝宝的独立思维能力
爸爸妈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方法,想出一些点子、主意,开启宝宝思维的阀门,引导宝宝灵活地思考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