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教育“潜规则”大解剖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09-09-24 14:30
1回顶部

  现在什么都说潜规则,商场有商场的潜规则,政府有政府的潜规则,娱乐圈的潜规则更是早就被闹得热烘烘的了……如今,潜规则竟然入侵到学园,直接威胁着小孩的成长。

  1、高且乱的择校费

  “要问哪里有永远的牛市?到学校来吧,择校费永远是只涨不跌。”此话最近在广州的家长间颇为流行。

  人分有“三、五、九”流,而学校也分为了省、市、区等不同的等级。由于不同等级的学校,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都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的。因此对于家长而言,现在每个家庭都几乎只有一个小孩,父母的希望都寄托到小孩身上了。然而,为了能让小孩进入比较好的学校,许多父母都会不惜付上比较昂贵的择校费。正所谓“钱财乃身外之物”,而小孩是唯一的,小孩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就这样,等级学校以及家长的观念,共同为择校费这一“潜规则”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然而目前,择校费按照学校的省、市、区等不同的级别有不同标准,如市一级学校一般是3万元,省一级学校一般是4万元。不过,这也只是“底线价”,有的学校因为久负盛名,青睐的家长较多,择校费自然也涨船高。有的辖区就根据户籍情况还有“6、7、8”的潜规定:具有本区户籍的6万元,没有本区户籍但具有广州市户籍则是7万元,广州市户籍之外的则高达8万元。

  2、“自愿”捐资助学

  向来,教育界类似“自愿捐款”的现象多矣。大家无奈也罢,愤怒也罢,为了孩子,不是还有许多家长赔着笑脸喊着“捐款”无门吗?此中,教育潜规则左右着大家的行为。在时下不平衡的教育资源配置背景下,强势资源控制者玩弄的潜规则,无疑具有一方独大的市场垄断权。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只能默默忍受潜规则的捉弄,而这无形中又将潜规则放大,以至纵容和酝酿了罪恶。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万华花园内的瑞宝小学今年特别热门,“我们都是瑞宝花园小学的潜在生源,并校后,估计入读晓港湾小学无望了,就都跑到这里来了。”刚报完名坐在一边闲聊的家长告诉记者,他是按照学校提供的单子抄写自愿捐资助学费1.6万元,“不敢擅作主张减少一分钱,反正‘照单抄’准没错。”

2回顶部

  3、学习“诚意”与“钱”成正比

  不知道为什么,分数与金钱似乎一直都脱不了关系。以前,在管制还没有这么严的时候,“用钱买分数”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在今天,虽然对于中考和高考这些大型的考试,已经基本控制了“用钱买分数”的不良现象,但是,在平时的教育上,“金钱表诚意”的“潜规则”还是到处可见的。学习“诚意”与“钱”成正比?这到底是哪家子的谬论啊?但是,这样的教育“潜规则”却是“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虎父无犬子”论

  所谓的“虎父无犬子”论,其实就是教育上的“拼爹”论。当今社会,什么都讲关系,找工作讲关系,做生意讲关系,现在就连小孩子学习都要讲关系。爸爸厉害的,小孩就能够顺顺利利地进入好学校念书。而且,对于这种“虎父”的小孩,在日后的学习中还可以享有着许多特殊待遇的。作为教育者,不知道是说他们懂得做人好啊,还是势利好,看小孩的家境决定对待小孩的态度似乎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又一“潜规则”。对于这种“潜规则”,有权有势的人当然是却之不恭啦,而对于无权无势的人,也只能感叹一声:“同人不同命啊!”

  5、“自愿”补习班的非自愿化

  虽然现在教育部门一直反对学校开补习班,可是反对归反对,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补习班可是一直都非常火热的。试问一次,有哪个小孩学习是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的?然而,现在所说的“潜规则”可不仅仅是说学校开设补习班,而是说这些表面“自愿”话的补习班,其实是不可不报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现在许多所谓的补习班,其实根本就不能称作为补习班,或者称为“加课班”比较适合吧。补习班教的内容,很多时候其实是新的内容,是学习的补充,不是学习的复习。这种情况下,别人都去上的“补习班”,有谁敢不去上呢?况且,学校要保证升学率,老师要保证教育的成效,学生与家长又希望成绩能更上一层楼,于是参加补习班就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又一“潜规则”。

  以上仅仅是教育“潜规则”中比较突出和普片的其中五个而已。对于教育的“潜规则”,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毋庸置疑,“潜规则”已经开始蔓延到教育界了。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