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来自社会各阶层的8个义士,为了保护从日本抵达香港召开起义军会议的孙中山,与清廷派来的500名杀手展开了一场舍身忘死浴血奋战以死护卫的对抗,最终孙中山先生得以安全离开香港。

  《十月围城》的另一层深意可能还在于对于革命的理解。无疑,革命是一种正义的举动。但这部电影揭示给我们的却是革命和正义背后的辛酸。大部分人因为革命而获得了新生,这是事实。但因革命牺牲的却不一定都是坚定的革命分子,而更多的却是我们的广大群众。这些牺牲者中有的是骑墙派搞投机的,有的是无奈被牵扯进去的,但更多的却是根本就不知道革命为何物,仅仅是为了一口饭吃,或者一个感恩的举动而赌上命的。孙中山说的很明白:“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作革命。”但这种失去生命的痛苦,到底该由谁来承受和谁是承受的主体,我想他该比别人更明白。

  特别是李重光更是代表着青年的爱国精神的特别表现。"李重光"是被宠坏了的太子爷,年轻的他执拗和任性,总是试图抵抗顽固迂腐的父亲,但是国难当前他也会带着爱国情操四处奔走:

  “阿四,你曾经对我说,你每晚闭上眼睛,就看见阿纯的笑脸。而我闭上眼睛,就是中国的明天。”——少爷李重光的画外音。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他明白什么中国的明天?多少像重光这样的青少年,无论他们有何种信仰与诉求,他们都憧憬着中国的明天,这群人慷慨激扬、英魂枉逝之后,能看到“中国明天”的恰是陈少白、李玉堂这样的老一辈。剧中陈少白曾对李玉堂说:这样做,就是为了重光那一代的明天。这多少有点讽刺——这个历史上玩弄多次的伎俩。大义需要流血牺牲,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后,大义就需改写,活着的老手制订的规则,往往跟死去的那批人“看到的明天”大相径庭。成熟老练的谋略家画个天下大烧饼,让青春热血为之献身,一样老戏,翻来覆去。台湾有个老党员,幸存之后,终于老熟,他有个金句:“三十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是没梦想;三十岁后还相信社会主义叫不实际。”

  “我这十七年,就是为了这一个小时而活着。”这句话出自香港大富商李玉堂四十岁才生的独生儿子李重光的口,这句话也是这部影片的灵魂所在。王柏杰饰演李重光,王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我个人感觉没有特别的亮点,但是他在戏中的这句话却是震撼人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李重光,刚考上美国高等学院的豪门公子,年仅十七岁。他在说服车夫阿四同意自己装扮成孙中山替身的时候,说了这句话。以李重光的家境和学业背景,能有这样透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