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正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新时代背景下的探索方向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吗?你的身边有没有保护区?你知道保护区的意义和功能吗?自然保护区,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中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我们熟知的天目山,就是在这一年被林业部公布为“天然森林禁伐区”,后在1986年成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至今,中国已经建立了40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期以来,自然保护区对大多数社会公众而言,还是一项“神秘”的存在。它们有些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些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有些是为了抢救濒危动植物而设立。但专业领域之外的普通大众,对这些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因此保护区除了发挥保护作用,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即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功能。
2018年5月21-25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浙江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协办,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大地之野自然学校承办的,《2018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技活动周暨第十四期“自然体验培训师”培训班》在天目山举行。来自全国4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起探索保护区社会宣教功能的突破口。
体验是最好的教育,自然保护区是最好的学校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神秘和距离的产生,都是因为不了解。而最好的了解认知方式,是参与其中,是体验。自然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正是体验。
自2013年以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项自然环境教育项目。以自然保护区为载体,把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培养成自然体验培训师,把保护区变成一所能让公众可以直接体验的特殊学校。
其中,大地之野自然学校是这种“保护区与教育结合”模式的先行者。国际自然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营地体系,结合“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使得这所自然学校,以及为它提供深厚土壤的天目山,在自然保护和自然教育这条深远的道路上,跑得顺风顺水。
培训班以“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为课题,用导师指导加实地体验的方法,以天目山特有的动植物资源为课本,学习植物昆虫观察引导、观鸟、自然笔记、自然导赏、自然艺术等自然教育课程。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郭立新说,天目山和大地之野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开展专业自然教育,在全国的自然保护区内是一个优秀案例,也希望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学习的典范。
可以预见,更多的“天目山”和“大地之野”,将很快出现在中国那些最美丽、最值得我们去认识和探索、去保护的地方。
大地之野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MAB成员,博物森林——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际自然教育先锋,集景区运营,研学教育,自然教育,综合实践及科普宣教于一体
原始森林里的自然学校——大地之野自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