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人类历史教科书,从记录下来的大小战役中,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暴力行为,足可以向我们很好证明“攻击性”行为的存在。人类,其实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它可以通过正确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使我们得以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控和自省,建立对世界健康的人性化认知来避免“暴力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打闹争斗,是一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极常见的现象,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当儿童在实现探索、需要吸引他人关注,或表达愤怒情绪时都会出现这种行为。从小婴儿身上因愤怒,或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到之后年龄增长,渐渐转为带有报复性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骂人、怪叫、抢夺、摔东西、咬人、踢打等,以语言和行为进行攻击的暴力行为。于是,许多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成为了父母们担心的“惹祸精”,或是“受欺包”!

避免孩子陷入“儿童暴力行为”

  父母对孩子暴力行为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教育处理孩子的争斗行为,可以使孩子学会评判自己与他人的行为,调整自我和他人的需求冲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与人相处交流,培养起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全面性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多数父母都知道应教孩子明白不能攻击他人的道理,但在对待孩子被他人攻击后的行为反应上,有些父母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实施了偏差或错误的教育。作为父母因如何着手教育,才能避免孩子成为一名施暴者的同时,又让他/她们具有自我保护能力,不沦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呢?

避免孩子陷入“儿童暴力行为”

  从孩子心理年龄发展特点入手

  · 一般2岁前的孩子,由于其对肢体和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虽然会有“打人”等行为产生,但这些行为事实上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对方意图”。

  · 2-7岁龄的孩子在对事物认知及理解上,存在着片面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行为产生主要遵循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易受冲动驱使,自我控制力弱。对于分享、合作的概念需要有父母的教育和帮助。

  · 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相对较慢,当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无法用语言正确表达,与别人建立交流时,会转向采用打人等攻击的方式。

避免孩子陷入“儿童暴力行为”

  更为重要的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影响

  · 错误的教育理念。“宝贝,你不能去打别人!但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一定不能吃亏,狠狠给我打回去!”这个不是什么笑话故事,而是现实中,有些怕孩子吃亏,怕孩子变得胆小怯懦的父母们,“爱”的错误性教育。

  · 父母本身的行为模式,决定着孩子的行为。一是夫妻双方间经常吵架,甚于发展到打架、砸东西等极为暴力的场面;二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对孩子犯错时,实施惩罚的方法是否经常采用简单粗暴打骂法。这两者都为孩子行为模仿树立了极不良的榜样。

  · “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我国目前相当普遍的“六育一”养育模式。这促使孩子在生理年龄达标后,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进行活动,满足着自己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对自身的冲动性控制能力极差,并错误地将自己定位成世界的主人,忽视其他人或生命的价值。

  · 电子产品的丰富,使现在的孩子很容易就接触到各种电影、电视,轻松玩到各种格斗游戏、打斗动漫。这些夹杂在影视作品、游戏漫画中的暴力元素、打斗体验,在家长不做区别限制的情况下,也会一股脑流入到孩子未成形的认识世界,导致暴力行为产生。

  育儿师建议:

  1、 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站在自己以外的立场去体验。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生命的尊重要由父母教给孩子,这种尊重可以体现在对老人长辈的尊重、夫妻彼此间的尊重、对待孩子的尊重,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别人的存在,体验他人的情感互动。

  2、 从生活小事着手,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各种文明习惯,明确是非规则。同时,父母也要坚定执行,督促孩子遵守规矩。

  3、 确保孩子懂得使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寻求帮助,或用明确的阻止语言和保护动作来面对攻击。

  4、 关注孩子探索世界的方法,避免使用残忍的方法去满足好奇心。

  5、 父母做好行为示范好榜样,杜绝自身的暴力行为,建立正确育儿观念,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适宜教育与引导。

  6、 过滤限制儿童接触不良暴力信息,学会区别儿童攻击行为的性质,正确干预孩子的争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