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吗?亲子关系最重要!是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进入社会所有关系的源头和互动模式!因为孩子会做他看到的,而不是他听到的!(Children see,children do)作为父母,我们是示范者也是引领者,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将会是以后孩子对待其他人的方式,那么我们是否能够示范出多种选择呢?
亲子关系中最难示范和引领的是什么呢?当孩子上幼儿园不合群总抢别人的玩具,老师告家长时,你会不会很烦恼生气?当孩子上学总是磨磨蹭蹭,每次上学就像打仗一样,你催促的声音一次比一次高,是不是会怒发冲冠?当你讲过的数学题,孩子还是一遍遍地做错,你是不是会沮丧失望?等等等等,我们在其亲子关系中频频遭遇孩子这些行为的挑战,最难示范和引领的就是情绪的管控!当我们遭遇这些情绪的困扰,我们是否尝试情绪管控的示范上引领上能有更多的选择呢?因为我们知道到我们情绪失控对待孩子的模式将会被孩子轻而易举地运用到孩子将来与他人的互动的模式中。
好的,基于以上的关于情绪上的困扰,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各种各样的感受,它发生在我们内心深处,是关于我们自己内心的信息。描述情绪或感受的通常是形容词,比方说“高兴的”“舒服的”“疲倦的”“生气的”“兴奋地”“憧憬的”“沮丧的”“失望的”“无助的”,情绪是能量,不分好坏,对错,合适与否,情绪感受不是行为,也不能按照逻辑去推理。能量代表着生命力,所以我们有句玩笑话是这样的,脾气大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能力的人,另一种是脾气不好的人。这都是在说情绪是能量。
很多家长向我请教如果自己的负面情绪来了,自己无法控制,应该怎么办?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也很感兴趣,是吗?有时候孩子不停地哭闹,哼哼唧唧就会让我们心烦意乱冲他们大吼大叫;有时候孩子快乐地在院子里欢唱追逐,我们也忍不住呵斥他们;有时候孩子要求多讲一个故事也能够让我们突然大发雷霆就像揍他。。。虽然我们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对吗?其实我们知道孩子与父母之间有不同的依恋关系(安全依恋关系,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紊乱型依恋),殊不知我们成人也有自己的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拒绝型依恋,专注或纠结型依恋和情感缺失型依恋),但成人依恋是当我们向其他成人描述我们的生活方式时的交流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当我们情绪无法控制时,是我们童年的经历在起作用是我们原生家庭留给我们的无意识“内隐记忆”,所以不必责怪自己,这就是你的成长经历,但成人的依恋模式是可以被转换的,也就是说你如果是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完全可以通过后天有意识的觉察和学习练习去转换为安全的依恋模式。
当我们父母在面对自己情绪和感受的方式就是对孩子自己管控情绪的引领和示范,这是我们知道的,每个孩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最需要的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通过给与爱和安全让孩子感受到归属和价值!所以我们管控情绪的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对于爱与安全程度的接收,也就是他会影响到孩子的归属感与价值感。既然父母情绪的管控具有如此的深远意义,那我们一定需要更多的选择是吗?我们一定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你已经尝试过很多种办法去管控自己的情绪,比方说说教,说教再说教,但都成效不大或只是暂时奏效,那么你愿意试试其他的方法吗?你希望尝试另一种选择吗?
接下来我就来说说父母怎样面对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出更多的示范与引领!做好准备了吗?
第一:当我们在面对自己情绪感受的时候,请做到语言上的诚实。在这里我最要提到的是尤其面对自己负面情绪感受的时候,比方说“生气,愤怒,无助,失望,怀疑,害怕,恐惧”等等这些感受的时候,请诚实面对。当你不能接纳或不愿展现你不好的情绪给孩子看到,这对孩子意味着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不被允许的,孩子看到这样的示范与引领,你觉得孩子会做怎样的选择吗?是的,他也会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和感受,当不被允许,我们就无法做到自我认同,接收他人和自我的成长。
第二:当我们在倾听孩子的感受时,请做到不评判,不批评,不修正和不反对。尽量帮助孩子确认他的感受与语言上的一致。可以问孩子:“你现在很生气吗?”“你觉得很委屈,是因为爸爸误解了你,你不是这样想的是吗?”等等,确认孩子的情绪,能够马上平复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被看到。
第三:当自己的情绪无法控制时,请选择告知对方离开现场。比方说“我现在很生气,我需要安静一下再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当面对4岁以下的小孩时,小孩情绪失控时,尤其是公共场合,请选择拥抱孩子,抚摸孩子的后背,直到情绪慢慢平复。如果一直哭闹不止,果断选择抱离现场。
第四:当自己情绪来的时候,关注你的情绪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你要告诉自己这是你童年时候的身体记忆经历引起的,与孩子无关。一会情绪会平复,怎样做到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呢,那就是关注你身体的感受,比方说,当你愤怒无比,气急败坏时,你把注意力放在“我的呼吸很急促,我身上起鸡皮疙瘩了,皮肤很紧,面部肌肉紧张,我有点发抖”等等身体反应。
第五: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当他们的哭闹导致你的情绪暴躁,请选择抱住你的孩子,说一句话“我理解你的感受”,不停抚摸孩子的后背,耐心点,直到孩子的情绪平复。
第六:与孩子约定,当你情绪不好时,要发火时,请孩子提醒你!
知道并不代表做到,努力尝试更多的选择吧!请相信你的孩子,让他体验自己的“情绪承受力”,这样才能帮助到孩子对自我情绪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