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积的来历和原理

  在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有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治疗方法,叫捏积。它是推拿按摩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晋朝,医学家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了捏积疗法的具体论述:“拈起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之后的年代里,随着人们经验和技艺的积累,捏积的平也在逐渐提升和完善,千百年来,捏积一直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流传和使用。现在,捏积疗法已成为儿童保健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有很多父母都用捏积来给自己的小宝宝治疗疾病。

  什么是捏积

  所谓“捏”,是指捏拿孩子后背肌肤;“积”,是指小儿由于饮食上没有节制,食物停聚在肠道内,不能得到充分消化所造成的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病症。捏积疗法,就是通过连续捏拿背部肌肤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这个方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而得名。这种方法因为在脊背上操作,也有人将其称为捏脊疗法。

  捏积背后有原理

  捏积疗法,是以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学说作为理论,并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原则,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按照中医的理论,一个人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人体内部保持着协调的阴阳平衡关系,对立而又统一,一旦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这种相对平衡状态被打破,由此出现阴阳的偏盛或偏衰,疾病就会随之发生。中医的所谓“阴平阳极,精神乃治”的观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中医还应用阴阳对立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人体营养物质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滋生的关系。例如,拿人体的气血来讲,气为阳,血为阴。因此,阳气与阴血在体内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滋生的协调关系。在气与血的关系中,中医又认为,气为血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捏积疗法就是根据中医这些基本理论,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振奋小儿全身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这是因为,就人体的腹部和背部来讲,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脊柱又在背部的中央,人体十四经脉之一的督脉循着脊柱穿过,督脉的特定运行路线,就决定了它具有主管全身阳气的功能。同时,从督脉运行路线来讲,它的开始的部位,跟十四经脉中的任脉相连,从下到上,贯通脊背,并且连着肾和脑,再加上人体经络像网一样分布全身,无处不至,这就使督脉可以沟通人体内外的各个地方。因此,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振奋督脉的阳气,就可以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除了上述督脉的治疗作用外,还有个足太阳膀胱经对捏积也很重要。它的运行路线,位于督脉的两旁,因此,在捏拿小儿脊背的时候,足太阳膀胱经也得到了相应的刺激。在这条经脉上,分布着与人体内部器官部位相邻近的穴位,如肺腧(在第三胸椎下凹处,脊椎正中线旁15寸)、厥阴腧(在第四胸椎下凹处,脊椎正中线旁15寸)、心腧(在第五胸椎下凹处,脊椎正中线旁15寸)、膈腧(在第七胸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肝腧(在第九胸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胆腧(在第十胸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脾腧(在第十一胸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胃腧(在第十二胸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三焦腧(在第一腰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肾腧(在第二腰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大肠腧(在第四腰椎下凹处,脊椎中线旁15寸)、小肠腧(在第一骶椎假棘突下,脊椎中线旁15寸)、膀胱腧(与第二骶后孔平齐,脊椎中线旁15寸)等(以上分寸应以孩子食指中间指关节的横宽折作1寸为准)。这些穴位通称背腧,通过对这些穴位的良性刺激,不仅可以协调小儿脏腑之间的功能,促进机体的机能活动,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小儿某些穴位的重点捏拿来治疗脏腑的疾病。

  可以这样讲,脊椎两边附近的肌肤,是每个小儿的福地。通过对这个地方的捏积,有助于小儿身体调节阴阳,理顺气血,滋养脏腑,疏通经络,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捏积的疗效,是通过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良性刺激的共同结果,在治疗作用上,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经临床证明,捏积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治疗方法快捷简便。很多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小孩,经捏积疗法治疗后,其食欲不振、睡眠不实、腹泻、便秘等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些原先很瘦弱的患者,也渐渐壮实起来。有文献表明,通过反映人体小肠吸收功能的木糖试验,对51例临床上出现面黄肌瘦、消化不良等病症的小孩进行捏积,结果,绝大多数小儿的小肠吸收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人也比之前精神、健壮多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捏积疗法的治疗原理,它是以严谨的中医理论作为依据的。同时,现代科学和临床效果也证实,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除了有助于小儿的消化系统,对其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外,对小儿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着明显的调节和治疗作用。只要熟练掌握这种疗法,就一定会有益于小儿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