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教材被热捧,新老教材PK热议
2010年11月23日 09:30
老教材为何有吸引力?
一、大师倾力编撰
《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两位大师热心小学课本的编撰,负起“这担责任的事”,以确能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标进行教材的编写。
《开明国语课本》内容紧系儿童生活,从儿童周围开邕,逐渐拓展到社会。材料活泼隽趣,文体兼容博取,词、句、语调切近儿童口吻,以适应儿童学习心理。
叶圣陶、丰子恺都是一代大家,现在我们难以想象大作家、大画家来屈身编写小学教材。但他们肯定不觉得大材小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看来最浅近最简单的文字,才是最重要的文章。大师倾力编撰,小孩怎么会不喜欢!
二、选文题材生动,贴近孩子心理
《开明国语课本》是一套意象优美的课本,选文独多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这些符合儿童心性的生动题材。《田里的麦熟了》、《一箩麦》、《我被缚住了》……几乎构成了一组儿童田园诗,也符合1929年《国语课程标准纲要》制定的“选文要蕴涵文学趣味”的要求,“因为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有兴趣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贴近小孩子的心理,是那个年代小学课本编写的一个共识。“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这还不够。”叶圣陶在《开明课本》的“编辑要旨”里写到。
课本经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为“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教育部的批语说:“插图以墨色深浅分别绘出,在我国小学教科书中创一新例,是为特色。”
三、课文思想独立,精神开放
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洋溢着开放独立的精神,有些问题并不设置惟一正确答案,以引导小学生主动探讨问题。课本中《两个疑问的信》写道:“平之:先生时常对我们说,进退要守秩序,应对要有礼貌。但是也有人说,秩序,礼貌,是束缚自由的东西。照你看来,究竟应该怎样呢?”
这样的问题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似乎深了些,但这种尊重小孩子,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的平等思想很让人服气。尤为可贵的是,有些课文不仅告诉孩子们道理,还会教给他们方法。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