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不正确 破坏孩子专注力
2022年11月02日 09:32
今天来学习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大J的“培养孩子专注力”课程。
一、学龄前孩子专注力怎样算好
关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到底可以有多久?美国的不同机构做过不同的研究,得出以下公式:
孩子专注力时间=生理年龄~生理年龄+1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2岁,那她可以专注一件事的时间大概是2~3分钟。
但为什么上学后,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专注力会不一样呢?尽管每个孩子的起点差不多,但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孩子的专注力没有被很好地保护,从而没有机会发展提高。
二、避免破坏专注力的“天灾人祸”
所以,要避免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天灾人祸”。把孩子早期的专注力比作幼苗,如果幼苗从小没有被破坏,很多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长大的话,TA会越来越好。减少“天灾人祸”,让孩子像幼苗般脆弱的专注力,可以茁壮成长。
•破坏专注力的“天灾”
首先说说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天灾”,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环境不友好
家里最常发生的是,孩子在游戏垫上玩的时候,电视作为“背景音乐”一直存在,这就是环境不友好。我们人为地在孩子的工作环境里,制造了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所以尽量不要把电视等等作为“背景音乐”,这会破坏孩子专注力。
再比如,孩子的游戏垫上除了孩子坐的地方就全是玩具,这也是环境不友好。当孩子面对的所有选择都是触手可及的、各种各样的玩具时,TA怎么可能不分心?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玩具需要收纳”。
②玩具破损
孩子真的会被任何事情吸引住,比如玩具破损。小D有次玩拼图,看到一块拼图上有个缺口,就一直问我:“妈妈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后来,我也被弄烦了,然后我们两个人都忘记了之前我们说好的,今天要把这个拼图拼完。
③姿势不舒服
我参观过一家以“瑞吉欧”作为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它特别强调“孩子要坐端正”。为什么?园长说:“当孩子坐姿不端正的时候,TA的肺部完全没有打开,呼吸会变浅,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给,血液循环就不好,大脑的氧气加速消耗,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坐姿是专注力的前提保证。”
孩子坐姿要好,首先要锻炼孩子的肌肉耐力,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的运动量足够。越是“猫腰驼背”“坐不住”的孩子,可能不仅仅是专注力不好,还有可能是核心肌肉耐力不足,没有办法长时间把自己的腰背挺直,所以重点不是让他练习坐,而是要多运动。
其次,挑选合适的桌椅。如果你家孩子已经两三岁了,我建议不要只是在游戏垫上玩,配一张小桌子、一把小椅子也能帮助孩子端正坐姿。
④过早接触声光电
过早给孩子看电视、视频对孩子发展专注力有很大的危害。有些父母会误解:“孩子对着电视一动不动半天,非常专注。”其实不是。这种状态下,其实孩子没有主动调用控制专注力的肌肉群,而是呈现目光呆滞、大脑放空的一种刺激过度的状态。这不是在锻炼专注力,相反是把孩子锻炼专注力的机会排除掉了。如果孩子很早地、长期地、频繁地看电视和视频,就错过了年幼时期无数次锻炼专注力的机会,等慢慢大了专注力真的会比较差。
•破坏专注力的“人祸”
除了“天灾”,“人祸”也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比如打扰。
打扰
打扰的其中一种情况是孩子自己一个人玩得好好的,家长会问:“要喝水吗?”“累不累呀?休息一下啊。”
还有一种打扰是见不得孩子做错。比如,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刚好你在一旁也有空,总是忍不住指点江山:“这个东西反了,要这样放。”
那么,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什么时候我可以跟他互动呢?有一个概念叫“共同专注(Joint attention)”,可以帮助我们来区分:什么时候的打扰不叫打扰;什么时候的打扰是真的打扰。
当你和孩子在一个平行空间里,孩子在玩某样东西,然后TA也想让你看TA玩的东西,希望你也加入进去,这就叫“寻求共同关注”。这时,如果TA寻求帮助,或者你想进行一些语言启蒙,帮助孩子发散TA的思考能力,进行提问等等其它能力的启蒙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给予你共同关注,TA自己一个人在玩,你只是恰好有空坐在TA旁边看TA玩,这时我们要不打扰,要闭嘴。
忽视
此外,忽视孩子的求助信号不利于提高专注力。
有一些孩子不是专注力差,而是能力不好。很多父母会忽视孩子一开始的一些“求助信号”,当孩子真的无能为力时,就会发脾气、不做了、换一个别的东西。
所以,当你在一旁观察孩子玩时,一定要及时捕捉到孩子的“求助信号”。如果孩子开始有一些不耐烦,有大力地想要扔玩具的状态时,你需要看一下孩子哪里受挫、为什么沮丧。此时需要干预,比如套圈,孩子总套不成功,你可以提问一下,或是帮助孩子做一点点,之后再退出,孩子又能继续专注地玩了,这就是在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不尊重
还有就是,不尊重孩子的兴趣也会破坏TA的专注力。
很多父母想要在玩中学习培养孩子的能力,但在过程中只是用自己的意图来要求孩子,并没有真正地尊重孩子、陪TA玩,孩子玩一会儿就不愿意玩了,其实这不是孩子专注力差,是我们压根没有尊重TA,我们没有按照孩子的兴趣来引导孩子。这种不尊重,也是会破坏孩子专注力的。
三、如何提高专注力
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呢?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有准备的环境
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玩具收纳
比如,把玩具分门别类地放好非常重要。让孩子每次只选择一样想玩的玩具,玩好之后,一定要先放回去,再继续选择下一个。
◇舒适的桌椅-三个90度原则
(正确坐姿示例)
桌椅的选择也很重要,最关键的是掌握 “三个90度” 原则。孩子的背和臀部成第一个90度;孩子的膝盖成第二个90度;孩子的脚掌和脚踝成第三个90度。大白话就是,保证孩子上身能够坐直、屁股坐稳、脚能够非常稳地踏在地上,而不是悬空着的。我们文稿里有一张孩子坐姿的正确示范图,你可以打开文稿来看看。
如果家里已经准备了桌椅,但是不合适,我们可以变动一下。比如,椅子太高,孩子的脚到不了地面,可以在脚下再垫一个小凳子,让脚踩在小凳子上,保证 “三个90度”。
◇符合能力和月龄的开放式玩具
选择符合孩子能力和月龄的开放式玩具,对提高专注力也有帮助。
以声、光、电为主的这些玩具,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就是过度刺激,孩子会启动自我保护,关闭TA的“接收渠道”,反而变得更加容易疲劳、影响专注力。
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孩子天生愿意花很多时间专注研究一个简单的玩具或开放式玩具,这些“聪明玩具”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促进TA的专注力发展。
•知进退的大人
其次,家长要学会做一个知进退的大人。
◇宝宝和我互动时全心投入,宝宝自己玩时安静观察
“陪孩子玩”和“让孩子和我们玩”,这两个概念天壤之别。很多父母是自己有空了才来陪孩子玩,也不管孩子现在对你所玩的东西有没有兴趣,孩子是不是在忙着自己玩。一旦孩子不跟你玩了,或者玩了几下没兴趣了,我们反而还会数落孩子专注力差。其实,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当孩子在和我们互动的时候,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孩子自己玩的时候,我们要安静观察。特别注意一点,宝宝想跟我们玩的时候,大人如果心不在焉、一直在玩手机,这就等于我们把通往孩子内心的那扇大门给关闭了,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不碎碎念,不空喊口号
还有就是,家长要做到不碎碎念,不空喊口号。
在和孩子互动中,有些亲子沟通属于“无效沟通”。比如,“你再动动脑筋就可以了” “你要这样、这样……” 这些空喊口号、碎碎念对孩子没有用。学龄前的孩子不明白“动动脑筋”意味着什么,“这样”到底是怎样。最后,就变成孩子双手一摊,妈妈做。你做完后孩子继续做,还是不行。这时孩子就会觉得没有兴趣、能力不行,这也从侧面破坏了TA的专注力。
◇搭脚手架法,困难拆解
还可以试试搭脚手架法,尝试从孩子的能力上来解读到底哪里做不好,找到问题进行拆解后逐步达成,帮助孩子将做不到的事情做到,这对提高TA专注力也有帮助。
一、学龄前孩子专注力怎样算好
关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到底可以有多久?美国的不同机构做过不同的研究,得出以下公式:
孩子专注力时间=生理年龄~生理年龄+1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2岁,那她可以专注一件事的时间大概是2~3分钟。
但为什么上学后,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专注力会不一样呢?尽管每个孩子的起点差不多,但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孩子的专注力没有被很好地保护,从而没有机会发展提高。
二、避免破坏专注力的“天灾人祸”
所以,要避免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天灾人祸”。把孩子早期的专注力比作幼苗,如果幼苗从小没有被破坏,很多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长大的话,TA会越来越好。减少“天灾人祸”,让孩子像幼苗般脆弱的专注力,可以茁壮成长。
•破坏专注力的“天灾”
首先说说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天灾”,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环境不友好
家里最常发生的是,孩子在游戏垫上玩的时候,电视作为“背景音乐”一直存在,这就是环境不友好。我们人为地在孩子的工作环境里,制造了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所以尽量不要把电视等等作为“背景音乐”,这会破坏孩子专注力。
再比如,孩子的游戏垫上除了孩子坐的地方就全是玩具,这也是环境不友好。当孩子面对的所有选择都是触手可及的、各种各样的玩具时,TA怎么可能不分心?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玩具需要收纳”。
②玩具破损
孩子真的会被任何事情吸引住,比如玩具破损。小D有次玩拼图,看到一块拼图上有个缺口,就一直问我:“妈妈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后来,我也被弄烦了,然后我们两个人都忘记了之前我们说好的,今天要把这个拼图拼完。
③姿势不舒服
我参观过一家以“瑞吉欧”作为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它特别强调“孩子要坐端正”。为什么?园长说:“当孩子坐姿不端正的时候,TA的肺部完全没有打开,呼吸会变浅,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给,血液循环就不好,大脑的氧气加速消耗,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坐姿是专注力的前提保证。”
孩子坐姿要好,首先要锻炼孩子的肌肉耐力,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的运动量足够。越是“猫腰驼背”“坐不住”的孩子,可能不仅仅是专注力不好,还有可能是核心肌肉耐力不足,没有办法长时间把自己的腰背挺直,所以重点不是让他练习坐,而是要多运动。
其次,挑选合适的桌椅。如果你家孩子已经两三岁了,我建议不要只是在游戏垫上玩,配一张小桌子、一把小椅子也能帮助孩子端正坐姿。
④过早接触声光电
过早给孩子看电视、视频对孩子发展专注力有很大的危害。有些父母会误解:“孩子对着电视一动不动半天,非常专注。”其实不是。这种状态下,其实孩子没有主动调用控制专注力的肌肉群,而是呈现目光呆滞、大脑放空的一种刺激过度的状态。这不是在锻炼专注力,相反是把孩子锻炼专注力的机会排除掉了。如果孩子很早地、长期地、频繁地看电视和视频,就错过了年幼时期无数次锻炼专注力的机会,等慢慢大了专注力真的会比较差。
•破坏专注力的“人祸”
除了“天灾”,“人祸”也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比如打扰。
打扰
打扰的其中一种情况是孩子自己一个人玩得好好的,家长会问:“要喝水吗?”“累不累呀?休息一下啊。”
还有一种打扰是见不得孩子做错。比如,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刚好你在一旁也有空,总是忍不住指点江山:“这个东西反了,要这样放。”
那么,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什么时候我可以跟他互动呢?有一个概念叫“共同专注(Joint attention)”,可以帮助我们来区分:什么时候的打扰不叫打扰;什么时候的打扰是真的打扰。
当你和孩子在一个平行空间里,孩子在玩某样东西,然后TA也想让你看TA玩的东西,希望你也加入进去,这就叫“寻求共同关注”。这时,如果TA寻求帮助,或者你想进行一些语言启蒙,帮助孩子发散TA的思考能力,进行提问等等其它能力的启蒙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给予你共同关注,TA自己一个人在玩,你只是恰好有空坐在TA旁边看TA玩,这时我们要不打扰,要闭嘴。
忽视
此外,忽视孩子的求助信号不利于提高专注力。
有一些孩子不是专注力差,而是能力不好。很多父母会忽视孩子一开始的一些“求助信号”,当孩子真的无能为力时,就会发脾气、不做了、换一个别的东西。
所以,当你在一旁观察孩子玩时,一定要及时捕捉到孩子的“求助信号”。如果孩子开始有一些不耐烦,有大力地想要扔玩具的状态时,你需要看一下孩子哪里受挫、为什么沮丧。此时需要干预,比如套圈,孩子总套不成功,你可以提问一下,或是帮助孩子做一点点,之后再退出,孩子又能继续专注地玩了,这就是在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不尊重
还有就是,不尊重孩子的兴趣也会破坏TA的专注力。
很多父母想要在玩中学习培养孩子的能力,但在过程中只是用自己的意图来要求孩子,并没有真正地尊重孩子、陪TA玩,孩子玩一会儿就不愿意玩了,其实这不是孩子专注力差,是我们压根没有尊重TA,我们没有按照孩子的兴趣来引导孩子。这种不尊重,也是会破坏孩子专注力的。
三、如何提高专注力
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呢?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有准备的环境
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玩具收纳
比如,把玩具分门别类地放好非常重要。让孩子每次只选择一样想玩的玩具,玩好之后,一定要先放回去,再继续选择下一个。
◇舒适的桌椅-三个90度原则
(正确坐姿示例)
桌椅的选择也很重要,最关键的是掌握 “三个90度” 原则。孩子的背和臀部成第一个90度;孩子的膝盖成第二个90度;孩子的脚掌和脚踝成第三个90度。大白话就是,保证孩子上身能够坐直、屁股坐稳、脚能够非常稳地踏在地上,而不是悬空着的。我们文稿里有一张孩子坐姿的正确示范图,你可以打开文稿来看看。
如果家里已经准备了桌椅,但是不合适,我们可以变动一下。比如,椅子太高,孩子的脚到不了地面,可以在脚下再垫一个小凳子,让脚踩在小凳子上,保证 “三个90度”。
◇符合能力和月龄的开放式玩具
选择符合孩子能力和月龄的开放式玩具,对提高专注力也有帮助。
以声、光、电为主的这些玩具,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就是过度刺激,孩子会启动自我保护,关闭TA的“接收渠道”,反而变得更加容易疲劳、影响专注力。
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孩子天生愿意花很多时间专注研究一个简单的玩具或开放式玩具,这些“聪明玩具”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促进TA的专注力发展。
•知进退的大人
其次,家长要学会做一个知进退的大人。
◇宝宝和我互动时全心投入,宝宝自己玩时安静观察
“陪孩子玩”和“让孩子和我们玩”,这两个概念天壤之别。很多父母是自己有空了才来陪孩子玩,也不管孩子现在对你所玩的东西有没有兴趣,孩子是不是在忙着自己玩。一旦孩子不跟你玩了,或者玩了几下没兴趣了,我们反而还会数落孩子专注力差。其实,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当孩子在和我们互动的时候,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孩子自己玩的时候,我们要安静观察。特别注意一点,宝宝想跟我们玩的时候,大人如果心不在焉、一直在玩手机,这就等于我们把通往孩子内心的那扇大门给关闭了,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不碎碎念,不空喊口号
还有就是,家长要做到不碎碎念,不空喊口号。
在和孩子互动中,有些亲子沟通属于“无效沟通”。比如,“你再动动脑筋就可以了” “你要这样、这样……” 这些空喊口号、碎碎念对孩子没有用。学龄前的孩子不明白“动动脑筋”意味着什么,“这样”到底是怎样。最后,就变成孩子双手一摊,妈妈做。你做完后孩子继续做,还是不行。这时孩子就会觉得没有兴趣、能力不行,这也从侧面破坏了TA的专注力。
◇搭脚手架法,困难拆解
还可以试试搭脚手架法,尝试从孩子的能力上来解读到底哪里做不好,找到问题进行拆解后逐步达成,帮助孩子将做不到的事情做到,这对提高TA专注力也有帮助。
展开全部内容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