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粽”虽美味,孕妈要慎吃
2019年07月05日 14:05
  刚刚过去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吃粽子是一项延传已久的习俗,相信不少孕妈妈家里为了应节都会准备粽子。有的甚至是在这个端午节“囤”了不少粽子在家里的冰箱,以至于端午节前后,粽子常会成为饭桌上的菜色之一,早餐宵夜吃个粽子,既消了“库存”,还能享受美味。

  VCG211148270927

  粽子虽然美味,相信许多孕妈妈也喜欢吃,但当处于怀孕阶段时,对于食物的摄入都要遵循一个量度,凡过量必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对于粽子这类由糯米制成的食物,孕妈妈需要慎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糯米的性质所影响

  粽子除了是端午节的应节食品外,其实它也具有许多功效。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性温,有补中益气、暖脾胃和收敛盗汗的效果,所以偶尔食用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怀孕的准妈妈来说,若是经常食用或一次食用过量,就会反利为害。因为糯米性温,过量食用会造成上火喉咙痛的症状,特别是对体内已有痰热或者脾胃消化功能较差的孕妈来说,糯米性质比较黏滞,食用后不易消化,孕中晚期的孕妈妈食用后可能胃食道返流的症状会加重,“烧心感”的症状也会变得强烈。而且,还可能会因为上火、难消化的因素发生孕期便秘。

  VCG41531936936

  2. 容易增加患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

  由于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含淀粉量较高。而且目前市面上的粽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都会开发出很多口味和品种,包括甜粽子、咸肉粽或者咸蛋黄粽等。那么这些“美味”的粽子其实都会加入大量的糖、盐或者腌制的咸蛋黄和肥猪肉作为辅料,而高糖、高盐或者腌制类的食品无疑会增大孕妈妈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害,所以孕妈妈对于如此美味的粽子可是要把控好自己哦。

  那么该如何合理吃粽子呢?小编这样建议:

  ★把握好吃粽子的“度”

  若是孕妈产检正常,没有被确诊患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孕期病症,那么可以适量吃点粽子,以“一天一个”粽子为度,但不能连续两、三天都吃,少量吃点是可以的。若是吃完感觉上火或者喉咙痛或者有积滞的感觉,证明当前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吃粽子,应立即停吃。而确诊患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孕期病症的孕妈妈,则为了自己和宝宝着想,千万不要吃粽子哦。

  ★不能吃隔夜翻煮的粽子

  为了吃得健康安全,孕妈必须吃新鲜的、保存时间较短的粽子,加上现在天气已经变得炎热,食物很容易变质,为避免造成食物中毒或者腹泻的症状,隔夜翻煮的粽子可千万不能吃哦。

  ★适当搭配调剂的食物

  吃粽子容易引起上火或者消化不良,所以孕妈妈在少量吃粽子的同时,不妨搭配一点雪梨水清热。但为了不增加肠胃的负担,不能把雪梨水进行冷藏。如果是感觉吃了粽子有些积食不消化,除了停吃以外,也可以配点淡茶水或者用赤小豆、陈皮煮水喝,能起到化湿消滞、祛风顺气的功效。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