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要防心脏病
2008年10月06日 11:47
  产后心脏病是指分娩后心脏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如产妇感到心慌、胸闷、不能平卧、气急等。一般在产后24~28小时最为明显。产妇如在产前已有心脏病,心脏功能属于一级的(即轻度心脏病),一周后会完全恢复正常。心脏功能属于二级的(即心脏病在轻度劳动之后即有症状出现的),可能由轻变重,严重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产后要防心脏病

  是哪些因素导致产妇心脏发生变化呢?这是因为妊娠时,随着胎儿的发育生长,子宫必然增大,将心脏推向上方。在妊娠期间,心脏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心脏会略有肥大和心率加快。检查时,可发现心脏的界限加宽,有的可出现杂音及早搏等。孕妇如能在产前做定期检查,在医生的监护下,轻度心脏病的孕妇一般能适应这种改变而进入分娩期。

  但是分娩期则是对心脏负担的考验,因为在临产时,每一次子宫收缩都增加心脏的负担。当产妇在用力屏气使胎儿娩出时,产妇血压上升,肺的循环压力加大,氧的消耗量增加而得不到充分补充,这时产妇会出现青紫现象。当胎儿娩出,胎盘排出,子宫骤然缩小,原来与胎盘建立起来的血循环也一下子停止,这时子宫内的血液突然都进入母体的血循环,加上因横膈下移,心肺的位置也相应地回到孕前的位置,这一系列的变化,一颗健康的心脏尚可胜任,但对心脏病者就会成为使病情加重的直接原因。如患有心脏二尖瓣狭窄的产妇,产后还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肿,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产后往往会加重病情,甚至发展到心力衰竭。因此,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必须在预产期前一个月住院待产,在医师的监护下进行必要的用药治疗和合理指导。产后还需观察到心脏恢复正常方可出院。

推荐阅读:产后抑郁症不可小视   初为人母:别忘产后检查!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