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小时候尿床,父母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大部分小孩都不懂得憋尿。但有的孩子已经13岁了,依然还会尿床,这让很多父母十分着急。那么,13岁尿床怎么办?还有,宝宝尿床护理误区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1.孩子已经13岁了,年龄到了身体各项器官发育的都差不多的时候了,如果在这个年纪每周尿床次数在两次甚至以上的话,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患来遗尿症,建议到医院去做一个检查,如果真的是遗尿症,按照医生的要求治疗。遗尿病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孩子18岁之后还可能存在尿床的现象,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2.引起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要根据原因,对症下药。首先是遗传原因,孩子的遗尿症很大一方面是由父母传来的。第二点是孩子睡觉的时候睡的比较沉;第三孩子的膀胱能储存的尿量比较小;第四,因患某些疾病而导致遗尿,尤其是内分泌和神经等方面的疾病;最后一点可能是因为近来受到的打击比较大,暂时的内分泌失调,等孩子的心情恢复过来,尿床的现象自然就没有了。
3.总之,对于那些13岁了还经常尿床的孩子,建议到医院做一个系统地检查,而只是因为某些打击偶尔出现的一次尿床,孩子健康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建议平时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过多的零食,建议也可以给孩子多做一些运动,比如让孩子多跑步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宝宝从尿床到学会自主控制排尿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宝宝3岁以前,妈妈最好不要过多干预,以免让宝宝形成心理负担。宝宝尿床后,妈咪的这4个做法都是错误的,应该加以避免:
错误1:刻意起夜把尿
有的妈咪担心宝宝尿床,于是在宝宝熟睡时反复叫醒宝宝,让TA起来排尿,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宝宝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还容易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让宝宝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妈妈不能刻意叫醒宝宝让TA排尿,应等宝宝膀胱充盈、有尿意后自然进行排尿。
错误2: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
有的妈咪单认为,长时间让宝宝坐便盆有利于让宝宝形成想尿尿就联想到便盆的条件反射,其实不然,宝宝坐在便盆上只顾玩耍,根本没有用心尿尿,所以妈咪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错误3:过早进行排尿训练
有的妈咪为了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宝宝3岁前就让宝宝接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认知能力尚不成熟,接受能力也比较差,过早进行排尿训练不仅不利于让TA养成习惯,反而还会让TA出现排尿紊乱。
错误4:宝宝一尿床就责骂
有的妈咪可能操之过急,想让宝宝尽快养成习惯,于是用责骂的方式来应对宝宝的尿床问题,其实这种做法不仅对帮助宝宝减少尿床次数毫无用处,还可能让宝宝对排尿产生心理负担,所以,妈咪应该耐心教导宝宝,让TA慢慢养成排尿习惯。
小儿遗尿症按照症状分可分为是单症状遗尿和非单症状遗尿,从临床上也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 原发性遗尿:自幼遗尿,没有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并除外器质性疾病(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称为原发性遗尿,占70%-80%; 继发性遗尿:曾有6个月的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尿床(可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称为继发性遗尿; 单症状遗尿:仅发生夜间尿床而白天不伴其他任何下尿路症状; 非单症状遗尿:除夜间尿床外白天还伴有其他下尿路症状。 遗尿的原因多种,建议先让医生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您好,一般3-12岁儿童中会出现遗尿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尿床。而引起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神经调节系统发育延迟、膀胱功能发育延迟、尿道的关闭功能不全、觉醒功能障碍、遗传、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器质性疾病等。建议家长可以在平时孩子睡觉前督促孩子去排尿并且少喝水;或者是选择定时喊孩子起床排尿,避免尿床。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则应该就医确诊,并接受治疗。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