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喜欢模仿大人,他们喜欢学着爸爸妈妈说话的样子,同时也会模仿电视里的人物形象,模仿人物的声调以及话语。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那么,孩子模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有哪些?还有,宝宝什么时候在模仿期呢?
模仿是学习和适应
宝宝的模仿并不同于猴子的模仿,他们模仿是源于内在发展的动力,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并获得能力。孩子从来没有用过筷子,但当他们经常看到父母在使用筷子时,他们模仿着像父母一样拿起筷子,多次练习孩子也就会了。很少有家庭要单独教会孩子用筷子,都是孩子看着大人怎么用就学会了。而外国人就算教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也学不会呢!
模仿有助于理解情感
神经生理学者惊讶地发现,人类模仿他人的表现获得快乐或悲伤时,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素会变得很活跃,从而出现镜像。也就是说人们在模仿他人的时候,也能像他人一样感受到快乐或是悲伤。
宝宝在模仿父母的表情时,镜像神经元使幼儿能够推己及人,从而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也就是说,通过对身边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梅尔佐夫和普林茨指出婴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学会了区分自我和他人,模仿能力的发展维系并增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模仿能提升心理能力
研究表明,新生的幼儿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结构,他们的心理反应是发散的,不连贯的,他们对自身完整性的认识来自于镜像。他人,包括成人和同伴都是幼儿的镜像。幼儿从镜像中看到人的完整形象,所以,幼儿会对镜像进行模仿。这种模仿是构建幼儿心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对镜像的模仿也就是其自身具有心理能力的表现。
1、6个月~1岁:物品与动作没有重要连结
宝宝6个月大之后,视觉功能逐渐发展,可以看见的范围变得较远,对于外在环境的刺激,也越来越有兴趣,而且,不像小婴儿时期只有反射动作,拿到东西就会因反射动作而抓着不放,此时身体动作已可以打破反射,动作模仿的能力变得较好。
2、1~2岁:语言能力也是模仿而来的
等到将近1岁时,孩子就会进入语言发展的阶段。1岁的孩子对于动物或物体的叫声很有兴趣,能够模仿大约4种动作的叫声。
3、2~3岁:模仿连串的序列动作
2~3岁的孩子开始出现一连串的动作模仿。当孩子将日常生活发生的事件,或是对于人物的观察储存于记忆中,不像以往只能在当下立即模仿动作,而是在某一个环境之中,再把过去的记忆叫出来,不需要直接看着对象做出动作,这就是延缓模仿的能力。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