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育常识 > 正文

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改变

  我们都知道要想彻底解决一个问题是需要追根究底的,所以当女性朋友出现羊水栓塞的时候我们需要弄清楚它的病理和生理有没有出现变化,那么你知道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改变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问题的正确答案吧。

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改变

  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通过阻塞肺小血管,引起过敏反应和凝血机制异常而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肺动脉:高压羊水内有形物质直接形成栓子,经肺动脉进入肺循环阻塞小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羊水内含有大量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启动凝血过程,弥散性血管内形成的血栓阻塞肺小血管,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加重肺小血管痉挛。羊水内抗原成分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反射性地引起肺内小血管痉挛。这种变态反应在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时有时可起主要作用,肺动脉高压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继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过敏性休克:羊水中胎儿有形成分为致敏原,作用于母体,引起Ⅰ型变态反应,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多在羊水栓塞后立即出现休克(血压骤降甚至消失),以后方有心肺功能衰竭表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妊娠时母血呈高凝状态,羊水中含大量促凝物质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在血管内产生大量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致使DIC发生。羊水中亦含有纤溶激活酶,而纤维蛋白原下降同时可激活纤溶系统。由于大量凝血物质的消耗和纤溶系统的激活,产妇血液系统由高凝状态迅速转变为纤溶亢进,血液不凝固,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

羊水栓塞病理表现

  全身出血倾向:部分羊水栓塞患者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出现DIC,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但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在临床上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容易被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呼吸循环衰竭:根据病情分为暴发型和缓慢型两种。暴发型为前驱症状之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心率快、吐粉红色泡沫痰、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出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诊断。

来源:pcbaby2020-07-14 15:42:51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