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奶和吐奶不同,漾奶是在吃奶的时候吐出一两口儿,吐奶是在吃完以后将奶全部吐出,有很多家长认为出现漾奶的情况,可能代表宝宝已经吃饱了,那么婴儿漾奶是吃饱了吗?
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从胃部返流出来,进入婴儿嘴里,并从嘴边流出,每天可以有多次。漾奶是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且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漾奶的现象会慢慢消失,大约出生后6个月内,漾奶会自然消失。
1、生理结构所致
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呈水平位,幽门肌肉发达,关闭紧,进入胃的食物不易通过;而贲门肌肉不发达,关闭松。如果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
2、体位改变所致
也有少数漾奶情况是因为体位改变后引起的,如妈妈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纸尿裤可引起漾奶。
漾奶一般多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主要是由于以下2个原因导致的:
1、喂奶前哭闹或吃奶过急,容易吸入空气。
2、喂奶后就将婴儿放平或过多翻动婴儿。
婴儿出现吐奶是很正常的,婴儿吃奶过程中出现吐奶,是不能证明婴儿吃饱了。因为6个月以内婴儿的胃是横着的,如果采取错误的喂养方式,就有可能让婴儿出现吐奶的现象,还有可能是因为婴儿腹部着凉了,也容易出现吐奶的,所以家长不能从婴儿吐奶的现象查看出婴儿是否吃饱。
妈妈需要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比如要选择头高脚低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婴儿呼吸系统得到更好的吸收,还可以让婴儿快速的吸收,平时家长可以给婴儿的腹部穿一件衣服,避免婴儿出现着凉的现象。
家长在判断婴儿是否吃饱的时候,最主要看一下婴儿有没有马上安静,如果婴儿吃饱了,就会安静的入睡,不会大哭大闹,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在吸着妈妈的乳头,会自己松开的,这时候婴儿是吃饱了,不需要再给婴儿吃奶,妈妈应坚持每天少量多次的喂。
喂奶时:要让婴儿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奶要充满奶嘴,不要让婴儿吸入空气,喂奶后把婴儿抱起来,轻拍婴儿后背,让婴儿打嗝出来能减轻漾奶。
喂奶后:最好让婴儿趴在妈妈肩上,用手轻拍婴儿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婴儿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婴儿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
漾奶量少,一般发生在宝宝吃完奶时,随意的溢出一两口奶。
吐奶量较多,多发生在喂奶后,宝宝的吐奶前会出现伸脖子或者张口等痛苦难受的表情。
呛奶量较多,多发生在喂奶后,婴儿会表现出频繁剧烈的刺激性咳嗽,严重可导致婴儿窒息,需及时处理。
1、漾奶
定义:漾奶指婴儿喂奶后从口边溢出奶液。量不多,多是由于婴儿在喂奶后片刻更换纸尿裤或更改体位引起。婴儿漾奶一般是正常现象,妈妈不必多虑。
处理方法:只要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5-8分钟,直至打出响嗝就不会漾奶了。婴儿漾奶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漾奶情况会逐渐减轻。到6个月后多可自然消失。
2、吐奶
定义:婴儿吃奶后奶水从口中急速涌出到口腔外为吐奶,多数与婴儿胃部发育尚不完善有关。
原因:
(1)婴儿的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缺乏突出。当胃内有气体存在时,气体即上升到胃底部,再从责门溢出,同时将奶带出,造成吐奶。
(2)婴儿胃部贲门肌肉发育不如幽门处完善,造成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这也是婴儿容易吐乳的重要原因。
(3)婴儿胃容量小、肌肉张力较低等原因,以及喂养和护理不当、喂奶前哭闹、吸空奶瓶、吮手指、喂奶时奶头内未充满奶汁,造成大量空气吞入婴儿胃内,都可引起吐奶。
处理方法:遇到婴儿吐奶,妈妈喂奶时应尽量抱起婴儿,让婴儿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使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肠内;喂奶后要抱起婴儿,使之头伏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直至打出响嗝,让胃内气体排出后,再放下并取右侧卧位,头部稍抬高,过会儿再改为仰卧位,这样就可以减少吐奶的发生。
温馨提示:许多病理性因素,如饮变质牛奶、先天性幽门狭窄、胃肠炎、溃疡病等,均可造成呕吐。这种呕吐量较多,较频繁,伴有奶块,甚至有绿色胆汁或血性物呕出,患急性脑膜炎时可呈喷射性呕吐,应及早到儿童医院诊治。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