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育常识 > 正文

产褥期保健的范围是什么,产褥期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产妇产褥期的保健非常关键,包括心脏,消化系统还有泌尿系统,需要时刻观察身体的变化。在产褥期要注重个人卫生清洁,经常换洗衣物,注意多休息。那么产褥期保健的范围是什么?

产褥期保健的范围是什么?

  产褥感染是产妇经常遇见的问题之一,一旦患上该症,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还会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该症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体健康,那么在产褥期就要做好各方面的保健作用,主要内容如下。

  1、注意产后卫生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产后处于疲劳、兴奋和喜悦中,产妇容易睡眠不足,充分的睡眠休息有助于身体迅速康复,丈夫和家人应主动分担家务,照顾宝宝和产妇,可以服用安眠药。保持个人卫生。洗脸、刷牙、洗脚等卫生习惯要坚持。特别要注意会阴清洁,每天至少早、晚各洗一次,会阴垫须及时更换。

  2、产后活动要合理

  产褥期是产妇机体恢复的阶段,但并不是产妇完全卧床,不能活动。适当活动与合理的运动有助于产妇康复,若无疾病需要逐渐增加活动量,可做产后体操。

  产后1—2天卧床休息,大小便可下床,产后2—3周可以从事日常轻微劳动,但要避免下蹲及增加腹压的劳动。

  3、心理调节

  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要对自身康复和新生儿生长充满信心。另外,心理平衡可增加乳汁。

  4、性生活与避孕

  产褥期禁止性生活,因为在产后这个时期子宫正处于创面出血,易感染的阶段,产后恶露干净需要6—8周,所以产后两个月内禁忌性生活。产后一旦恢复性生活,必须采取相应的避孕措施,以哺乳代替避孕的做法是不可靠的。

  5、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我国妇女习惯产后“坐月子”,100天不能出门,不能受风,不能沾凉水,即使夏季也要门窗紧闭,在房间里大小便;还有忌口的风俗,如不能吃水果,怕对牙齿不好;产后不能洗澡、洗头、洗脚甚至不洗脸,不梳头,把良好的卫生习惯误认为是造成产后疾病的原因,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一为“产后不可见风”。  一些人把产后因抵抗力低下而得的所有疾病都称之为“受风”,而且把这种“风”与自然界的风混为一谈。因此,在产妇房间里,常常是门窗紧闭,四周挂满帘子,室内闷热,空气污浊,以致产妇满身痱子,婴儿满头湿疹,还非常容易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实,室内清洁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无论对产妇还是新生宝宝都至关重要。房间的通风、充分的光照是十分必要的,母婴只要不置身于对流风中、避免直接吹风、通风时注意保暖是不会“受风”的。  二为“产后不能洗澡”。  有人认为产后汗毛孔开张,洗澡会使外邪侵入而得“月子病”,因而产后一个月内不洗澡不洗脸。这种做法无科学根据。产后由于新陈代谢极为旺盛,产妇常常会汗淋淋湿透内衣。加之溢乳和会阴部恶露的污染,长期不洗澡必然会全身都是污垢,细菌等病源体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繁殖入侵,导致产褥感染。因此,产妇比任何人更需要清洁身体,勤换内衣。产后头几天可以用热水洗脸擦澡,一周后就可以洗头洗澡,只是不要洗盆浴,每次洗澡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就可以了。  三为“产后不能刷牙”。  有人认为产后刷牙会“倒牙”,月子里不能刷牙。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饭后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里的食物,不及时清理掉很快会形成牙菌斑,菌斑中的细菌使残留的食物发酵产酸腐蚀损坏牙齿。因此,产后必须正常漱口刷牙。只要用温水漱口、牙刷质地不要太硬,是不会损伤牙齿的。  四为“产后不可早下床”。  有些产妇觉得产后早下床日后会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因此,三天以内不能下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产后早下地活动可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恶露排出,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和盆腔、肢体肌肉收缩力的恢复,减少因卧床不动而造成盆腔、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产妇于产后6小时就可以下地排尿,24小时后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进行洗漱等活动。只是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不要过长时间地站立、下蹲和过度用腹压就可以了。产后一周左右开始,还可酌情做一些产后保健操,以促进身体的全面恢复。  五为“产后不需要早喂奶”。  有的产妇认为产后头一天,奶水很少,有一点也是稀汤夹水的,喂孩子没有啥意思。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乳房最初分泌的乳汁是富含抗体的初乳,量虽少,对宝宝增强抵抗力却极为重要。因此,喂奶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孩子一出生就让其吸吮乳头。早吸吮不但可以让宝宝吃到宝贵的初乳,还可以刺激乳头,促使乳腺尽早分泌足量的乳汁。早哺乳还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有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  产妇经过了漫长的妊娠期和艰辛的分娩期,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科学的保养,以促进生殖器官和全身各系统尽快地恢复。而“坐月子”中的这些陈规陋习很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应该完全摒弃。

产褥期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产妇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种:第一产妇坐月子时所处室内温度要适宜,一般18-20℃的室温比较合适,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注意通风对流。第二注意饮食的调整,产后的饮食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不辛辣刺激为宜。第三要保持适当活动,产妇可以做产后康复锻炼协助恢复体力,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不主张过量运动或过量体力劳动,这样能有效避免子宫脱垂发生。第四要保持外阴清洁及个人身体清洁,外阴清洁可以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另外要注意刷牙洗澡,虽然这些在中国传统坐月子里是被否定的,但建议产妇要注意个人清洁。

  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故应在产房内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量,并注意宫骶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等。产后1小时可以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以普通饮食。食物需要有营养,热量及水分充足。产后5日内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排尿。产后4小时内应让产妇排尿,平时尽量保持会阴干净清洁,防止感染。

  产妇在产后需要护理,为了预防感染,在出血停止前不要有性生活,和平时一样洗澡,但是在产后6周内不要盆浴和坐浴,可以清洗外阴,并保持卫生。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多喂奶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促进产后恢复,对产妇的健康很有好处。产后要多休息,至少休息6周,由于分娩后盆腔充血,盆底肌肉松弛,产后尽量不要用力屏气、提重物以免加重盆底肌松弛导致盆腔脏器脱垂。产后要比平时多进食、多喝水,产妇可以吃各种食物,如鱼、肉、蛋、豆类、谷物类、蔬菜和水果,会帮助产后愈合,给予产妇足够的能量去照顾自己和婴儿。含高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产妇预防便秘。此外,多喝水也能够防止便秘。同时也要适当活动和走动,这些都是产妇应该注意的。

  产褥期一般建议多休息,而且最好卧床休息,但是,我们建议的卧床休息不是一天24小时躺在床上的,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是需要适当活动的,一般建议一天下床走路半个小时左右,在屋里走走就可以的,因为长时间躺在床上的话,有导致下肢静脉形成血栓的可能,这个一定要注意。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避免吃生冷食物,多喝粥。

  1、注意休息。再出现了产褥期感染后,女性应当多卧床休息,尽量的不要下地活动,在卧床休息的时候最好采用半卧位的姿势,因为这样就可以让恶露引流更方便。同时也要多补充体内的水分,以防止因为水分流失过多而出现脱水。也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不要使身体着凉。

  2、女性在出现产褥期感染后,经常测量体温,观察脉搏及呼吸等,体温应当是4个小时测量一次。避免因为高烧或者呼吸困难而引发产妇昏厥。在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含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强自身的营养,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3、产妇也要注意卫生。应当每天清洗自己的私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护理阴部的护理液清洗,勤换内裤,在洗内裤的时候一定要单独用盆,不要同家人共用,这样就能够避免交叉感染。如果产妇会阴部有伤口感染以及伤口引流。应当使用消毒剂先进行清洗,然后再涂抹上消炎药物,避免引发妇科炎症

来源:pcbaby2020-03-06 19:17:08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