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语言能力 > 正文

勿闯婴儿语言训练误区

  误区三: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以后,而他还不会从口中说出,如果说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他的要求就已经达到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误区四:不让老人说家乡方言

  有些父母上班忙就把宝宝交给奶奶爷爷看护,但又担心老人说的是家乡方言,会影响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所以就一再叮嘱:不让老人和宝宝说话。有的家长认为和宝宝说话他也听不懂,所以不用说也可以。

  宝宝生来就喜欢听各种不同的音响,喜欢父母和他们说话,喜欢这种听觉刺激,虽然他们听不懂,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会有不同的反应,开始会很惊讶地看你,看你的表情,正哭闹着会突然停止。宝宝认真接收家长给他的听觉刺激,有利于听觉注意力的集中和灵敏。另外用方言和宝宝说话也可以让宝宝多掌握一种语言,父母后期注意培养就不成问题,不与宝宝说话会使孩子因缺乏听觉来源刺激而减弱甚至丧失听觉功能。

  误区五: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林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就把舌头放平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和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逐渐正确。

来源:其他2011-09-29 11:41:11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婴儿的身体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按照年龄如何划分?
安东尼.迪金森专家

经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儿童发育情况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设置具有标志意义的阶段性成就/能力发育水平规范,通过这个规范让我们可以按照标准将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划分为不同年龄段(月和年)/进行参考和比较。例如大多数父母会熟悉孩子学走路前的一些必要的运动系统发育情况(头部支撑、平衡和不需要搀扶的站立、迈步前进、直立行走)。手/手指运动控制也有类似阶段,我们在观察到孩子有能力去拿着和使用铅笔或者画笔前也会经历早期的各种发育阶段(抓握反射,手掌灵活抓握,用拇指抓住东西,弯曲手指卷曲,持握,以及更多类似成人的控制能力)。在社交的发育方面,早期阶段能力发育的指标包括首先学会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形成(对别人的言论逐渐会做出适当反应,能发出原始音节,控制语音)。对于来说宝宝,语言能力中最早能表达的“词汇”就是哭声,随着发育孩子的词汇量逐步增加,而更多的词汇就能拼凑成句子。上述的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有一个平均发育年龄,虽然有的宝宝会表现出某一阶段能力发育延迟4-6周或者早于平均年龄,但这是正常的。

安东尼.迪金森

临床前神经科学教授

父母应怎么协助孩子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安东尼.迪金森专家

回答这个问题要参考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还要将交流的程度和个体社会化因素考虑在内)。我的研究多次表明,那些会经常和孩子说话的的父母(对话的内容更多样化,对话中的用词量更为丰富)会发现他们的子在青春期能更流利和清晰地进行表达。

安东尼.迪金森

临床前神经科学教授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