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以科普的形式, 主要通过问答和介绍典型病例等方式 力图将胎儿肺囊腺瘤和隔离肺深奥的知识以简单的、 容易理解 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胸部肿块变小或消失,是胎儿肺囊腺瘤痊愈了?

19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咨询工作中,经常见到超声检查出胎儿胸部肿块变小或消失的现象。据资料统计,发现胎儿胸部肿块多在胎儿中孕期,一般中位数在24 周,随着孕周的增加,肿块可出现渐进性增大,但到了28 周以后,部分肿块变小甚至消失。这在胎儿肺囊腺瘤和隔离肺的病例中均可见到,一般有15% ~30%的发生率。但在文献和我们的围产结果中,均提示被认为消失了的肿块在产前的MR检查及生后的CT检查中仍然存在,并没有如超声检查的变小或消失而消失,相反,部分肿块较前增大。据推测,这是因为胎儿胸部出现肿块多在胚胎初期发生,此时胎儿的胸腔还处在早期发育阶段,胸腔容量不大,所以肿块在胸腔内显得特别突出,在超声检查时相当明显。而当胎儿随着孕周增加而不断发育时,胸腔容量逐渐增加,肺的发育此时也跟上来了,逐渐使肿块的空间和范围受限, 同时超声波对肿块的分辨率随着肺部发育的逐渐成熟而使肿块与正常的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超声下看肿块似乎就变小或消失了。所以当我们见到这种现象时,不要乐观地认为肿块消失了, 也不要错误地传导这样的信息。

  正确的做法是,当胎儿超声监测至32 周以后,发现肿块变小或消失,有条件的可在妊娠中、晚期加做一个胎儿胸部MR检查,了解肿块是否还存在; 无条件的可继续妊娠至胎儿出生。这里强调生后的CT检查十分重要,建议在生后的3 ~7天行CT的增强检查,确诊后尽早手术治疗。在我的大约500多人的产前和生后咨询病例中,除1例生后的CT检查显示肿块完全消失外,目前尚无更多的证据说明胎儿肺囊腺瘤或隔离肺能够真正消失,生后也完全需要依赖CT的增强检查才能作出判断。生后仅做胸部平片检查或仅做CT的平扫均不能得到完全准确的诊断信息。我们目前经历过的经验教训有:生后单纯拍胸部平片被诊断为肺炎、肺气肿而导致误诊的; 有术中没有找到肺囊腺瘤,术中手术台上拍片也没有发现肿瘤,但手术后 CT检查瘤体还在,肺炎症状未得到改善而需要二次手术的; 有在做产时胎儿手术时,术中因胎儿没有呼吸,对胎儿肺的病理和生理不了解,没有见到明确的肺囊腺瘤而误认为肿瘤已经消失,但实际上肿瘤仍然存在,生后的症状仍然存在,CT检查瘤体仍有那么大,仍需要再手术的。因此,再次强调生后CT增强检查是目前最后定性确诊的唯一手段。

  本节内容转载自《胎儿肺囊腺瘤和隔离肺释疑》章节内容,经暨南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点击【胎儿肺囊腺瘤和隔离肺释疑】购买。

出版社其他文章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