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时显得不耐烦了怎么办?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立即停止。任何时候,都不能强迫孩子看书。
1 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开始,他们只有几分钟或十几 分钟的注意力。所以依照孩子的兴趣来阅读就好,当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应该停止。
每一次阅读,都应该是在孩子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小小孩不一定每次都能读完一本书,不能强迫小小孩每一次都读完一本书。
但是,如果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还是不能集中十分钟以上的精力听 完一本书,家长就要注意了。家长需要观察,为什么孩子不能完整地听完一本书:是不是读物本身缺乏趣味?还是讲述的方式有问题?或者是有什么其他更吸引孩子的东西牵扯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是以上问题,就要进行改变。一般来说,只要孩子能在某一件事情上集中注意力(比如看电视、 玩游戏等),就不能给孩子贴上“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
我在女儿差 2个月3周岁的时候,听到了最不开心的一件事——幼儿园老师反映:女儿是幼儿园小朋友中注意力最不集中的!当时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最不好的消息,今后要注意观察,同时加强训练!
其实,仔细想起来,这只是说普通话的女儿刚刚上幼儿园,对香港幼儿园里老师的语言(广东话、英语)理解有一些障碍,加上幼儿园里有其他东西吸引她罢了。几个月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反馈了。
关于注意力训练,其实绘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因为如果孩子要理解故事,必须在认真倾听家长讲述文字的同时,细心地观察绘本的画面,体会色彩的情绪,观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动向,判断接下来的故事 情节走向。所以说,随着年龄的成长,阅读时间的累积,一般来说,孩子都能集中精力听故事,久而久之,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就水到渠成了!
孩子“撕书”怎么办?
孩子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全,而且,他们也没有书的概念。所以, 对于书,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撕破了。撕破了纸张,他们会觉得很有趣, 会觉得自己对于这个东西有掌控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一定是会接着尝试的——撕,再撕,揉,再揉,左一下、右一下,不亦乐乎呢!
那么,了解了以上特点,爸爸妈妈们就不必太纠结了——既然孩子 不知道“撕书”是不好的事情,那么你怎么能去批评他呢?既然撕破纸张对孩子的小肌肉训练有益,为什么要去制止他呢?
所以,对于一岁左右的孩子“撕书”,我们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第一,对于孩子“撕书”,不要批评斥责,不要让孩子把书和被斥责联系起来。
第二,我们可否提供给他一些可以撕的东西?我女儿撕书是七八个 月大的时候,后来我给她一些各种质地的比较好撕的纸张、撕起来比较 好听的纸张,让她撕着玩儿。
第三,其实,撕纸撕得高明了,就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能加以引导,和孩子一起玩,看看撕破了的纸张像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把纸张撕成什 么样子?也不错。
第四,对待“撕纸期”的孩子(一般1岁以内),我们应该提供给 他一些撕不坏的读物。比如一些硬纸板书、布书、玩具书等。
第五,在孩子再大一些懂一点儿事的时候,比如在孩子1岁以上、或 2 岁的时候,应及时为孩子导入爱惜书籍的观念。这么大的孩子,有时候还会不小心把书弄破了,这时家长要及时修补,同时告诉孩子:书是用来看、用来欣赏的。撕破了,书也会“哭”的,破的厉害了,就不能看了。
爱惜书籍,是每个孩子都要具有的美德。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惜书籍的习惯吧。
第1页
孩子倒着看书是怎么回事儿?
七八个月大的孩子,乃至两三岁左右的孩子,都有把书倒着看的现象。 很有趣。我给女儿拍过一张照片,她倒着拿书,竟然读得津津有味。
孩子为什么会倒着拿书?这样看书,能看吗?医生和学者们试图解释 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图像呈现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时候,本身就是倒着 的。我想,这与胎儿在母体中,临产前也是倒立的“习惯”有关。随着幼 儿站立观察世界,慢慢地,人类适应了把“倒立”的图像在大脑里重新加 工成“正”着的,逐渐就养成“看”正立图像的习惯了。
所以,对于孩子倒着拿书的现象,大人不必焦虑。
发现孩子倒着拿书看,我想,大人也不必急于纠正,不要打扰孩子, 让他就这样慢慢享受一会儿看书的乐趣吧。你当然也可以悄悄地,在一旁拍下他倒着拿书看的照片,这也将成为很珍贵的人生记忆。
当然,家长和孩子共读的时候,还是把书拿端正了好。
孩子为什么喜欢反复读一本书?
有时候孩子总喜欢读同一本书,看了上百遍了,给他看新书,兴趣仍然不大。
确实,我在给女儿读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形。在和其他家 长的交流中,每位家长都谈起过这样的情形。有位家长甚至说,我孩子读 某一本书几十遍了,我几乎读到吐了,但他还是不愿意换新书。
专家们说,孩子反复读一本书,这是完全正常的。幼儿读书的特点, 就是反复阅读。他们只有在反复阅读中,才能理解一本书,才能知道这本 书在讲什么。这个“掌控感”,是孩子阅读的动力之一。只有反复阅读,他们才能具有这样的掌控感。而反复阅读,才能达到记忆的目的。
我觉得,当孩子让你每天都十遍八遍读同一本书的时候,你在抓狂之余,一定要在自己心里问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一本会读那么多遍呢?或 许可以找到一点儿答案。
我女儿反复读了上百遍的书,有一本名叫《我不想生气》(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系列,新西兰作者特蕾西·莫洛尼),那是在女儿 1 岁7个月到3岁左右时读过很多次的一本书。这套书买回家的时候,一共有8本,但其他的几册远远没有这本读的次数多。原因就是——我女儿 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生气,是她自己很难克服的一件事。
我的日记里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女儿最近(1岁多)比较容易发脾气,发怒,会打别人,不高兴的时候也会打自己。而到了女儿2岁5个月的时候,我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晚上,女儿尿床了。我赶紧帮她换衣服。她醒来, 一双清澈的眼睛望着我,问:“爸爸,我尿床了?”我回答:“是,尿床了, 很多。”女儿听了,似乎感觉到自己尿床给爸爸添了麻烦。她接着问我:“爸 爸的大火球爆炸了?”大火球爆炸,正是《我不想生气》中,对于生气的描述。我赶紧回答:“没有没有,爸爸没有大火球。”听了我的回答,她很配合地换完衣服, 接着甜甜地睡着了。
到了女儿 3 岁的时候,我的日记中又有一段这样的记载:一天,女儿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妈妈回来了,看见女儿自己躺在小床上,闷闷不乐。就问:你把自己关在小 房间里干什么呀?女儿回答:我生气了,我在灭火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想一想, 正是《我不想生气》中教给孩子的对于生气的处理方法之一。
从日记中看,这本书我们的阅读的时间跨度,差不多有一年半之久,而孩子的体会, 也是在反复的阅读中,逐年加深,并渐渐地学会了应用。
所以,回忆起这一切,我好像知道了孩子反复读某一本书的秘密。我想,在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阶段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吧。这个秘密,他们自己也不会记得,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或许会在潜意识里一次一次地想起它,并不自觉地,试图排解它。绘本里包含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内容,就像镜子一样,让孩子看见自己,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说得再重要一点儿,绘本使孩子找到了疗伤的药方。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反复读同一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心急,请耐心地陪着孩子, 一次次地阅读好了。同时,请你观察孩子的感受,回忆孩子的成长经历,找出孩子内 心的需求,也可为孩子提供类似的书籍。家长可以制定一个选书的规则,比如孩子想读书的时候,可以一次选择 2 ~ 3 本,规定大人可以选 1 本,这样,就把你想让孩子看的书纳入阅读过程;而平时,我们可以把那些想让孩子看的新书,摆放在他最容易看到、拿到的地方。我个人建议,家长们要珍惜你给孩子反复阅读的时光,那是一段非常短暂的时光,或许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是阅读的主导,孩子依赖你,喜欢在你的怀抱里,倾听你的声音。那么,我们就要在这段时间里,像给电脑初装程序一样,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把你认为的好的书,读给孩子听,反复读给孩子听!
孩子在阅读中长大了,安定了,自然会慢慢告别这一本书了。当孩子进入儿童时代, 当他们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们的阅读状态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我女儿就是到了近 6 岁的时候,对于反复阅读一本书的兴趣明显淡了下来——不再是一本书读几十次或上 百次了。这时候,孩子需要更广阔的视野,他们阅读的面扩大了许多,兴趣也更广泛,阅读也开始转向文字量比较大、信息量比较大的“桥梁书”了。而阅读中,家长的主导地位也开始动摇,对阅读什么书,孩子越来越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