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在快乐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人总是有向善、向乐心理,趋利避害是人的心理常态。因此,培养好习惯,我们要让孩子体验到坏习惯的丑陋,不能容忍。

孙云晓:在快乐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倡导的“勤学、切磋、眼学”,就是说的学习要勤于观察,亲身体验。

  先来对比体验式学习和传授式学习。教育专家刘京海认为,从国际教育比较来看,西方的教育以美国为代表,主要是体验式学习;东方的教育以中国为代表,主要是传授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尝试、探索,容易形成能力,但不容易形成知识。传授式学习是灌输、记忆,容易形成知识,不容易形成能力。所以,中国的孩子会考试,但创造能力不太强,美国的孩子创造能力比较强,但不大会考试。目前,最好的教育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中国学生需要多一些体验。

  正如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我再举一个例子:中日儿童餐桌教育之比较。

  日本的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让我感动。日本的学生有一个习惯,吃饭前集体“感恩”,表达一种对接受美好食物的谢意。

  中国孩子吃饭前啥也不说,在餐桌上挑食、剩饭。日本孩子说了之后就吃,不能剩饭,而且吃饭前人人要劳动,连两三岁的孩子也要帮忙。集体就餐时,吃完饭,日本孩子会向厨师鞠躬:辛苦啦!

  中国的孩子则没有养成这些习惯。孩子到饭堂吃饭,拿着勺子敲盆“砰砰砰”:“还不开饭!饿死了!”更是很少听说中国孩子给厨师鞠躬的。

  我们的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值得深思,我们有没有把习惯的养成和孩子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呢?

  当然,教育在于引导。在习惯的培养当中,要有些快乐的事情,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教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实践出真知。洛克就强调儿童学习中的两个习惯:热爱求知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

  那么怎么做呢?我认为有很多种方式,特别是要创造多样的让孩子体验的活动方式。

  我们教育孩子,千万别这样说:“我跟你说了一百遍了,你还记不住!”你越这样说,他就越是记不住,甚至听不懂你的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对我说:孩子懂道理,经常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所以,我们要创造各种方式,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体验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体验教育强调少年儿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参与到创设的模拟性情境中去。这种鲜活、生动、真实的情境更能激起个体真实的感受。对少年儿童来说,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中,这种感受尤为重要。

  同样,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参与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

  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应让儿童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最终形成习惯。也就是说,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把外部的要求逐渐地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内化为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提升到自动化的行为。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习惯。

  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少先队和学校的作用是巨大的。

  上海华阴路小学中98 %的小学生都主持过中队会。原来,这个学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得很好,因此有的队员提议,我们希望天天都开展队活动。于是,少先队通过决议,具体做法是在每天下午上课之前的10分钟,各个班开中队会,因此叫作“10分钟队会”。一般情况下,队会的主题都由队员们自己选择,活动主持人则自由报名。于是,每天这十分钟,校园里充满了快乐与精彩。因为每班的队会主题都不一样,有马路歌手争夺战、猜谜、故事会、新闻播报等,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

  大家想想看,即使是成年人,可能都有不少人没有在众人面前讲过话。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更谈不上习惯。因为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于是在碰到困难,遭遇委屈或伤害时,他也不会表达,只能找别人帮忙,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

  我觉得学校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站在全班同学面前主持10分钟队会,是一种了不起的锻炼,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让孩子从中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他认为孩子的积极情绪与童年的认知构建和社会体验有关,孩子对外界的直接探索有利于孩子的控制感,而这种控制感的本身就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情绪和好的习惯,这个过程就像是螺旋楼梯一样扶摇直上。

  例如,马丁利用儿子喜欢收集石头的兴趣,锻炼孩子的毅力和培养孩子的勤勉习惯。他让6岁的儿子达利经常跟着自己矿物学家的朋友外出去挖矿石。有一次,他们在火热的太阳下连续挖了4小时,最后大人都感觉到累了,儿子还在从齐腰深的洞里把棒球大小的火山岩石往外扔,并汗流浃背地说:“矿物学家是不休息的!”

  本文来源于《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作者其他文章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