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 > 新生儿百科 > 新生儿护理

觅食反射

新生儿的一些生理反应可以让我们简单地判断他们的健康问题,比如宝宝的觅食反射,但并不是所有的觅食反射都是正常的,觅食反射也有它的具体要求出现时间,否则可能也是一种病态的一种表现。

什么是觅食反射

新生儿反射反应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而觅食反射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

当新生儿面颊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即可出现寻觅乳头的动作。用手指抚弄新生儿面颊时,他的头也会转向刺激方向。该反射约0~3个月出现并在3~4个月时逐渐消失。

婴儿的学习能力在妈妈肚子里时便已开始。因此,当婴儿长大到3~4个月之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若用哭来表现就会有人来喂奶,于是慢慢改以行为表现来表达需求,因此寻乳反射也将慢慢消失。有些研究者发现,觅食反射受清醒状态影响,婴儿越清醒、越活跃,觅食反射越容易发生。

寻乳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当有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源并做吸吮的动作。也因此婴儿在出生后,医护人员都会尽快将他抱到妈妈的身边,让婴儿与妈妈开始有一些肌肤接触。

觅食反射的特征

了解觅食反射的特征,才能判断什么情况的觅食反射是正常的。

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将婴儿头部置中,手放在前胸,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分别触在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唇受刺激时头部会后仰,刺激下唇时下巴会垂下。婴儿一侧面颊受到刺激而出现的头部向刺激转动和张嘴等反射性动作,或当上唇被触及时表现出的噘唇寻找食物的反射性动作。在开始授乳以后,婴儿的觅食反射还包含着朝向母亲乳房的动作。这种动作有助于婴儿找到和含住乳头。

觅食反射什么时候消失

并不是所有的觅食反射都是正常的,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出现觅食反射的特征,大家就需要值得注意,因为这种反射在孩子成长后会消失。

大多数反射如果在生后3—4个月仍继续存在,则提示有脑的病变,有些反射如颈肢反射在6个月后会消夫。除以上所提的巴巴啃反射及觅食反射外,这类反射还包括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及自动踏步等。

拥抱反射--当突然改变新生儿的姿势时,或者当他听见大的声音时,他会(1)双臂外展,手指伸开。(2)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3)有时伴有啼哭。

握持反射--安静觉醒的正常新生儿很容易引起握持反射,可将你的双食指或小指分别自新生儿两手的尺侧缘伸进手心,轻压其手掌,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引起抓握反射。

反射亢进则提示双侧大脑有疾病,新生儿期消失或减弱则提示该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呈抑制状态。

正常情况下两个月消失。一些学者认为握持反射代表着一种进化的适应。新生儿有这种能力是在设法“保护”自己。

在某些情况下,你的宝宝甚至能支持其自身体重并在帮助下拉向坐位。 此外,对有直立能力的新生儿,当其足接触桌面支撑直立时,将出现自动踏步动作,一般先迈出左足,然后右足跟上,踏步良好时像散步一样,有的甚至会走10余步,使父母惊叹不已。

新生儿与成人共有的其他反射,如情感改变时会出现恐惧、心跳增快等。当你用羽毛去刺激他的鼻子时,他们就会打喷嚏。当食物误人气管就会咳嗽。多食后肠蠕动亢进会使大便次数和量增加。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亲子快问 | 新生儿打嗝 | 卡介苗 | 脐带血 | 新生儿黄疸 | 唐氏综合症 | 初乳 | 出生证明 | 乙肝 |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 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