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新生儿小病要了命医生玩“失踪” 病历漏洞百出

1回顶部

  李道永刚出生的儿子因患小儿肺炎住进了郑州市儿童医院,钱花了不少,病情却不见减轻,后来又先后患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穿孔等重病,最终死亡。

  在儿子治病期间,李道永断断续续地从医院复印出了一些病历,上面显示:12月25日才诊断出的病,竟然出现在12月23日的医患交流单上;护理记录单和体温单中对同一个病人的诊断结果竟然不一样;孩子12月21日才出生,医院的临时医嘱单却显示孩子出生前20多天就住进了医院……这份得来不易、漏洞百出的病历让李道永坚信:孩子的死是郑州市儿童医院的医生一手造成的,病历自相矛盾很有可能是医生、医院为逃避责任,造假病历时自摆乌龙所致。

  小病要了命医生玩“失踪”

  不久前,在郑州务工的上蔡县农民李道永拿着厚厚的病历及投诉材料来到本社,称郑州市儿童医院将其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治死,随后伪造病历逃避责任。

  据李道永反映:2009年12月22日,其刚出生一天的儿子受了凉,嗓子有痰。当天凌晨2点,他通过熟人介绍,将孩子送到郑州市儿童医院检查、治疗。初时,医院诊断为早产儿(李道永的儿子29周出生)、低出生体重儿、肺炎,随即安排新生儿科住院部住院治疗,主治医生分别叫孙慧清、宋丽佳。

  李道永说,儿子住院期间,采取的是无陪护治疗。尽管病情其实不算严重,治疗费却高的吓人,一天就要2000多元,后来虽逐步减少,一天也要七八百元,短短十多天,钱就花了两万多。治疗并不算严重的新生儿肺炎,为啥费用会如此高?李道永称这在他心里一直都是个疑问。1月6日,他要求孩子出院,新生儿内科住院部熊红主任说,小孩没啥毛病了,建议再在医院观察两天,养的再大一点出院也更容易喂养。(对于这种说法,院方接受记者采访时予以否认,称当时小孩还上着呼吸机,咋可能说没事。)

  1月8日,李道永突然接到医生宋丽佳的电话,称小孩因贫血引起了呼吸暂停,需要输血。“我说输血需要我签字同意才行呀,宋丽佳说办入院手续的时候我已经签过同意书了。大约10分钟后,我赶到医院,才知道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医院已经擅自输血已经一个多小时了。下午3点多,我刚回到家,又接到宋丽佳的电话,说小孩输血感染了,便血。”(对于这种说法,院方同样予以否认。“我们的医生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再说后来事实也证明,孩子便血和输血没有关系。”郑州市儿童医院医政科科长陈林波说。)从便血这一天起,李道永儿子的病情急转直下,后又先后被诊断出消化道穿孔等多种疾病,直至2月27日死亡。

  据李道永介绍,自己儿子的病情是越来越严重,两位主治医生孙慧清、宋丽佳却先后不见了踪影。儿童医院医政科科长解释说,这真是一个巧合,“孙慧清家里有事,休假了,而宋丽佳恰好赶上医生换岗,我们医院的医生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换岗。”对于院方的这种解释,李道永表示很难接受。“我后来明明撞见孙慧清在坐诊,她看见我时脸色刷地就变了。而宋丽佳换岗也解释不通,我儿子一入院就是她治疗,一直不换岗,怎么偏偏就在我儿子病情恶化的时候换岗呢!?”

  病历漏洞多怀疑是造假李道永说,1月11号儿子的病情恶化后,为了保存证据,他到医院要求复印病历。“医院不配合,总是推三阻四。1月11号上午9点我找到医生说要复印病历,医生一直是想办法推脱,直到晚上11点多我才复印到了一些体温单,而护理记录单直到1月19号才复印出来。如果没问题,医院为何不愿意复印病历?医院在推脱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造假。即便是这样,这份病历上的一些内容还是自相矛盾。”李道永说。

  仔细翻阅这份被李道永视为造假的病历,记者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如:12月25日诊断出小孩患了轻微的颅内出血,事实上该病症12月23日就出现在了医患交流单上;体温单从1月5日开始记录患者患有颅内出血,且该记录时断时续,但护理记录单却一直没有该项记录;孩子12月21日才出生,医院的临时医嘱单却显示孩子在11月24日就住进了医院,且有多个医生签字;1月9日当日的护理记录单上出现了一种的新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但字迹与本页其他记录明显不一致。而在体温单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记录则出现在1月12日;另据李道永反映,经过查看病历,他发现医院共为他的儿子输血5次,却只告知他3次。

2回顶部

  院方解释难让人信服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于3月18日来到郑州市儿童医院采访了新生儿科负责人康文清及医政科科长陈林波。为什么孩子12月21日才出生,医院的临时医嘱单却显示孩子在11月24日就住进了医院,且有多个医生签字?陈林波称这应该是笔误。

  为什么12月25日才诊断出小孩患了轻微的颅内出血,事实上该病症12月23日就出现在了医患交流单上?康文清解释说,颅内出血对早产儿来说是常见病,正常仪器检查需要三天才能出结果。陈林波则解释说,医生诊断分为门诊诊断、初步诊断、入院诊断等不同程序,因此在诊断内容上也会有一个逐步修订的过程。即便如此,医生为什么能先于仪器诊断得出患者换上了轻微的颅内出血?陈林波的回答并不足以让人消除疑虑。

  为什么体温单从1月5日开始记录患者患有颅内出血,且该记录时断时续,但护理记录单却一直没有该项记录?为什么1月9日的护理记录单上出现了一种的新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而在体温单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记录则出现在1月12日?陈林波称,今年3月1日前,国家对护理记录单如何填写并没有规范,并没有要求所有病症都必须记录,该院的惯例一般是记录不超过三种。所以护理记录单与体温单记录病症不一样也属正常。记者了解到,按国家相关要求,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准确反映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护理过程。

  为什么医院共为患者输血5次,却只告知家长3次?康文清称,按规定每次输血前都会告知家长。陈林波则称,医生不可能输血前不通知家长。记者要求院方提供每次和家长联系的医生名单及具体联系的时间,陈林波称调查后再给记者答复。但一连几天过去了,记者并没有等到医院的答复。

  谁该为这起悲剧买单?

  李道永的儿子患的只是肺炎,住院期间采取的又是无陪护治疗,后来却患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穿孔等重病,以至最终死亡,医院是否在喂养、治疗方面存在不当,并为此承担责任呢?“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该病号是早产儿,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差。他的死医院没有责任。”陈林波说。

  对于院方的这种说法,李道永表示很难接受:“1月9日医生根据患者表现及床边胸腹平片诊断出我儿子患上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我咨询过相关专家,说这种病是很危险的,能迅速导致消化道穿孔,此时应立即进行更全面的检查,以确诊病情,进行治疗。而郑州市儿童医院却在两天后的1月11日才做了床边胸腹立位检查,而此时我儿子已经患上了消化道穿孔,并在一个多月后死亡。为什么在发现患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没有立即对其进行更认真的检查,如胸腹立位检查?”陈林波说,“小孩是躺在病床上的,又不能站,做立位检查需要把他掂起来。再说我们的治疗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能输水不开刀。”

  患者是怎么突然间患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呢?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及咨询相关医生得知,坏死性肠炎一般是喂养不当引起的,吃乳汁浓度不能大,否则会出现胃肠不耐受而引起肠坏死,是非常凶险的疾病。照这种说法,李道永的儿子住院期间一直由院方喂养、照顾,院方对他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康文清承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都发生新生儿喂奶之后,但她同时否认此病例是因喂奶不当引起。那么该病例是如何患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呢?康文清没有给出解释。

来源:其他2012-03-29 10:53:25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