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孩子追星,家长怎么做?

2008-11-19 06:16 佚名

  不应该简单地斥责打骂

孩子追星,家长怎么做?

  中小学生是追星大军中的主力军,因而,“青少年如何健康追星”、“家长父母该如何面对孩子追星”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否则还会出现“第二个杨丽娟”!

  很显然,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是难以避免的,而合理追星是一种追求成功的心理渴求,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从此层面看,青少年合理适度的追星行为,是可以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促进青少年个人的心理成熟和健康发展的。首先,青少年内心的向往追求,可以通过他所崇拜的偶像展示出来,不仅能以“星”的光鲜外形为模仿对象,也能以追求“星”的理想人格品质作为自我奋斗目标。其次,青少年终日忙碌于繁重而枯燥的学习,而追星可以让他们把学习生活中的郁闷、烦躁宣泄出来,追求更符合自身定位的沟通和交流,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无益处。由是观之,解决青少年盲目追星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心理引导。

  在笔者看来,针对青少年的追星现象,社会应该更多地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引导他们的审美趣味,提高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而家长们则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崇拜偶像的行为,对儿女进行更好的心理说服教育。当家长发现小孩有追星行为的时候,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该简单地斥责打骂。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们分析到底喜欢明星什么,从他们身上能找到什么好的优点进行借鉴等。

  总而言之,青少年追星属于正常现象,只要追星有度,所追的“星”自然而然会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楷模、榜样,从而将追星的热情转化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妈妈说:与孩子一起追星

  信息化时代,想要孩子与铺天盖地而来的“明星”完全“隔离”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的女儿也是一名小“追星族”。所幸,此女追星朝三暮四,从不固定,上个月喜欢周杰伦,下个月又爱上张靓颖,并不那么偏执。可怜了我口袋里的人民币,买海报、买碟片、发短信,更要命的是那些明星们代言的产品,用不用得着也得买点儿,名曰:支持一把。

推荐阅读:怎么看待“少年作家”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超右脑照相记忆法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蒙特梭利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1/2
相关文章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