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陈君石院士评蒙牛致癌门 建议公众不必恐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院士:蒙牛此次的黄曲霉素超标问题,确实是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第一,超标的物质是明确的可致癌的物质,第二,超标的量比较大,所以,假如天天喝这样的牛奶,肯定有比较高的健康风险。但对于此次事件,公众没有必要惊慌,因为大家不会天天吃到含黄曲霉素的食品。

  任何食品,不超过安全标准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一旦超标,要看超过多少量和吃多长时间,短期内食用是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这也是安全标准制定的意义。

  先说超标的量,这次蒙牛的黄曲霉素超标,确实超标量较大。

  再说吃多长时间。如果国家制定的标准有问题,那公众当然有可能天天吃到含较多黄曲霉素的食品,但我们的标准是没有问题的,我国规定乳品中黄曲霉素M1的最大允许量是0.5μg/kg,婴儿食品0.025μg/kg,与美国、日本一致。在标准安全的前提下,质检总局在查,食品企业自己也有检测,那超标事件就只能是偶然事件,尤其对于大企业来说。

  在标准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再说监管。有公众质疑抽检的意义,认为会造成“漏网之”。我承认抽检确实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但可以保证基本安全。因为检测不可能做到每瓶都检,那样的话大家也都喝不起牛奶了。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风险和效益的平衡,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效益是一百,风险是零,对于食品也是这样。世界上没有零风险,没人能保证坐飞机的时候零风险,也没人能保证吃的食品是零风险。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食品监管的力度已经强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全世界空前的,政府为此付出的人力和成本也是空前的,但我们不能脱离实际。我们有那么多的牛饲料,有那么多的奶牛,我们做不到挨个的检测。对于奶企,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奶源是收购农户的散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无法保证个别农户的牛饲料做过黄曲霉素的检测,所以对牛奶安全的把关就只能卡到最后一个检测环节上。应该说,以我国目前的牛奶生产规模来看,还是比较分散的,发生问题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加强监管,加强抽检,难免会发生类似蒙牛这次的事件,而这次的事件也会促动监管和行业对黄曲霉素的重视,就像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样。

来源:pcbaby2011-12-27 15:17:11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