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辽宁兴城特产

  梭子蟹,学名“蝤蛑”,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

  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十足目短尾次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1种,又名蝤蛑,因头胸甲呈梭形而胃、心区背面又有 3个显著疣突而得名。梭子蟹属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已知50多种,中国沿海已有17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前侧缘斜拱形,有9个锐齿,后缘末端有一刺。第4(末)对步足的掌节与指节似桨状,为游泳足。雄性的腹部呈长三角形,雌性成体的腹部近圆形。

  梭子蟹栖于近岸水深 7~100米的软泥、砂泥底石下或水草中。在潮间带低潮线上也可采获少量较小的或中等的个体。它们常用前3对步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用游泳足游动,或向侧前方前进,或向侧后方倒退。遇敌时,向上举起大螯自卫或攻击对方,或用游泳足末2节掘砂而将身体直立地潜入底内。它们有夜出觅食的习性,有明显的趋光性,可用灯火诱捕。

来源:其他2011-11-16 16:16:17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