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育儿热点 > 正文

“80后”的亲子教育

2011-04-29 09:38 佚名

  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的矛盾终于碰撞起来,其实,教育的目的都是“塑造”,只不过方式、内容不同。而这场矛盾,更像是一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拉锯战。

  “以后,等我有了孩子……”

  这几乎是很多“80后”父母都有过的“假想”来自于这一代人早年教育中的“怨念”。曾经被要求、被塑造,所以给下一代的自由,是他们当初的“不甘心”。

80后;亲子教育;人生观;价值观

  上午7点55分,赵丽急匆匆拎着5岁的女儿,一路小跑的往幼儿园门口冲去。幸好时间赶得好。看着女儿进门,赵丽终于松了口气。

  赵丽1984年出生,是典型的“80后”:性格直爽、打扮入时,言谈举止流露着这一代人特有的“自我意识”这样一个年轻女子,很难让人相信她已经是一名5岁孩子的母亲。

  赵丽现在在一家百货商场工作。几乎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婚前的她爱玩、爱逛街、生物钟混乱、作息颠倒,自在无约束。而自从婚后有了女儿,她生活节奏变了。由于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现在,很多同龄人选择让上一代人帮着带孩子。但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赵丽,她对子女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的众多标签里,可能大多数人的童年都附带着“束缚”的关键词这一代人,从生到养,几乎是被父母当作作品来完成。行走坐卧、吃穿用度、学业事业、生活婚姻……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带着“被干预”的“人工”的影子。

  同龄人如此,赵丽概莫能外。。

  从小“家教甚严”,她的种种爱好、兴趣几乎都是父母说了算。赵丽经常说:“以后等我有了孩子,决不能这样教育”。这几乎成了她最常说的话。

  于是,当女儿豆豆出生,她已经决定,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她在宽松的环境中长大成人。

  赵丽满脸骄傲地说,虽然女儿现在只有五岁,但很多事情都是由她自己来决定。赵丽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她说,现在每次给女儿购买衣服、玩具时,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而且平时也都是女儿自己搭配衣服穿。做妈妈的只在出现偏差时,才会“合理地纠正”。

  “父母皆祸害”

  “80后”父母喜欢把童年时代受过的“管制”放大到最大,于是,加诸上一代人教育方式上的诟病几乎被“妖魔化”了。老人带孩子总是有很多问题,所以孩子出了毛病,找爹娘吧!

  不比赵丽,“80后”王宇晴在儿子出生三个月后,就把他送到了爷爷奶奶家,与老人生活在一起。

  王宇晴有自己的无可奈何。由于工作性质,她跟丈夫经常需要加班,工作时间也不固定。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她只能选择跟儿子分开,平日里都是抽出周末或者请假去看看在老家的儿子。

  起初,王宇晴觉得,老人带孩子,比起托管所啥的,放心。可是慢慢的,在与朋友、同事的沟通中,才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同事们聚在一起,经常会说起孩子,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中,王宇晴发现,儿子跟他的同龄人似乎不一样了。

  眼看着儿子都6岁了,却不会自己穿衣服,平日里吃饭,还得爷爷奶奶后面追着喂食。

  父母都是60多岁的人了,平日里也只是带着小孙子在家附近转转,更多的时候,孩子都只是待在家里,不出门。

  王宇晴觉得,儿子变得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内向得多,并不怎么爱说话。

  王宇晴觉得不安了。

  她曾多次起了把儿子接到身边的念头,但几次接回来之后,她发现了矛盾,甚至是冲突。

  除了对新环境不适应,每每王宇晴试图纠正儿子一些不良习惯时,一旁的爷爷奶奶总是扬着双手护着孙子:“孩子都这么小,干嘛逼着他干这干那。你没时间带,我们带回家去。”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