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都已经有了不对孩子体罚的观念,但是,不体罚并不代表不惩罚。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上,不能把握合适的尺度, 不经意之间就让孩子“很受伤”:
1.父母之间相互指责
面对孩子成长问题上,父母之间相互指责,推卸责任。母亲:“你成天就知道自己的工作,从来不管儿子,现在他几门功课不及格了。 ”父亲:“养这个家容易吗?我没日没夜地忙,为了什么?叫你少打打牌,多管管儿子,一上牌桌就下不来。 ”儿子:“别吵了!你们看看人家的爸爸、妈妈,谁像你们只照顾自己!我不及格就是你们害的! ”……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从而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就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 。对子女来说,更会形成一种只知道埋怨外界的人格特点。
2.答非所问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
这种态度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成绩漠不关心。看似在沟通,但是互相说的并不是一件事情,时间久了,孩子会不愿意再和父母交流。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这也是产生代沟的重要原因。
3.迁就讨好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妈妈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
与不管不问相反,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直用迁就讨好的语气对待孩子。这样对孩子独立性格的养成十分不利。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这样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
4.威胁恐吓
几天前,明明对家里说学校要交80元书本费,父亲打电话询问老师,得知并没有这回事,“我一听就来火了,后来跟妻子一起责骂他。”明明妈妈生气地骂儿子:“如果你不想好好学习,那你就不要留在家里了。”就这样,明明一气之下夺门而出,走时身无分文。
父母用“考不了高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去”之类的语言威胁孩子。这些冷暴力很容易影响青少年性格的成长,可能会导致孩子有退缩性人格或性格暴躁,并富有攻击性。 所谓退缩性人格,就是孩子不自信,自卑感强,不敢与人交流。有的孩子长期遭受冷暴力,性格逐渐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
所谓退缩性人格,就是孩子不自信,自卑感强,不敢与人交流。有的孩子长期遭受冷暴力,性格逐渐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