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母乳喂养不足症”
“母乳喂养不足症”就是母乳不足,造成纯母乳喂养儿进食不足。母乳不足表现为:喂奶时听不到宝宝吞咽的声音;妈妈自己感不到奶胀,宝宝吃奶时不安静,吃奶后过不了多久又想吃奶;尿量少且每日少于6次;生后十天体重仍在下降,生长曲线平坦等等,严重者通过睡觉不吃不哭来保存能量,长时间的睡觉,表情淡漠,哭声低微,并出现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又称喂养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因为哺乳次数不够,母乳不足,热卡不足及胆红素排泄过慢导致肠肝循环增加所致。
详解母乳不足的八大原因
母乳不足不都是营养不够所致吗?
现在经济条件都很好,平时都很注意营养,怀孕时更是吃得一点不比别的孕妇少,怎么还会母乳不足呢?母乳不足这种情况如今在临床并不少见,大多数妈妈在分娩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哺乳困难,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正常,只有不超过1%的妈妈可能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大部分的妈妈出现母乳不足往往是由于哺乳方式不当引起的,此外,妈妈营养充足,但饮食不平衡,产妇过度紧张、忧虑、愤怒、惊恐等不良精神状态,哺乳期乳腺病导致乳腺管堵塞,都有可能造成母乳不足或“哺乳困难症”。
细究8大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妇乐意接受母乳喂养,但不少初产妇在哺乳期有不同程度的母乳不足及各种哺乳困难症,其原因有:
1. 喂养不当
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吸吮的姿势不正确;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过早地增加辅食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新妈妈奶水不足,如何催? 母乳喂养与运动有何关系? 哺乳:回奶后如何再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