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啼笑皆非:70后-00后的幼儿园记忆

2010-07-02 09:40 佚名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2、老师办公室里的“撒谎机”

  代表:董明明 1984年出生 1988年入园 现任猎头

  我从小就泼辣,不到4岁,和一般大的男孩子见了我就绕道走。于是,爸妈决定取消“散养”,送我去幼儿园。姥姥给我手工缝制了一个可以斜挎的花布书包,书包很高级,里面还带夹层,夹层里每天放一个煮鸡蛋,雷打不动。

  刚开始的幼儿园生活陌生又无助,我表现得很低调。很有耐心地折纸飞机,很有美德的没有破坏隔壁小男生搭起来的积木。做饭的大娘很慈祥,午饭时每次都会问我:“吃饱了吗?要不要再添点饭?”我不懂拒绝,总是点头,以至于每天饭后发的苹果我都吃不下。

  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还流传一个“撒谎机”的故事。有次,班上一个小朋友撒谎,老师说,办公室里有个机器很厉害,撒谎的小朋友走上去,机器就会响。自打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说过谎。每次去办公室都是一百个不情愿,怕不小心把机器惊动响了,老师以为我说谎。

  3、两只蚂蚁+一头大象=三只青蛙

  代表:王悦 生于1985年 1989年入园 考研中

  记得当时有一门绘画手工课,那种新奇兴奋的感觉至今不忘。

  每隔几周,老师都会把我们的绘画、手工作品放在一个袋子里封好,里面附有老师评语,一并交给家长。每次爸妈看到我厚厚的“作品”时总会表扬几句,自己心里那个得意劲儿就甭提了。现在想想,这应该就是现在的“家长会”吧。

  当时还开设了一些与小学课程衔接的内容。老师用自己做的模型当课件,问“两只蚂蚁+一头大象等于几”之类的问题,来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兴趣。但我这个白日梦大王对“为什么两只蚂蚁+一头大象就可以等于三只青蛙”等等问题更感兴趣。

  90后

  1、大家都在学“卓越”

  代表:谷心爽 1991年出生 1994年入园 即将出国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里还没有配备电脑、音响之类的设施,就连现在看来最普通的电视机,也是在我快“毕业”的那年“入驻”幼儿园的。平日里,我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室外跑跑跳跳,玩捉迷藏、扔沙包、跳皮筋、老鹰捉小等游戏,单调并快乐着。

  那个时候,在我们中间最流行的恐怕是报个“卓越”班学习英语,我周围的很多孩子都报过这样的培训班。至于钢琴、舞蹈、书画这样的才艺培训,还远远不及现在这么普及,学过的孩子还属于凤毛麟角。

  现在还听说有的幼儿园给毕业的小朋友颁发毕业证书了。因为我是在1997年6月从幼儿园毕业的,距香港回归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如果当时拥有一张毕业证书,那该多有纪念意义啊!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3种教育“错误”父母可以犯!

妈妈必知:赞美宝宝有四大禁忌

不知这13个幼儿园专用名词,没资格为宝宝择园

宝宝不愿叫人,怎样敲开“尊口”?

孩子打架有利于适应集体生活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大侦探福尔摩斯》之密函失窃案绘本连载
《大侦探福尔摩斯》之吸血鬼之谜绘本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