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孩子真的是在“偷东西”吗

2008-08-01 08:38 佚名

孩子真的是在“偷东西”吗

孩子真的是在“偷东西”吗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2~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清哪些东西属于自己,哪些属于别人,因此,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后,孩子往往是因为说是自己喜欢才拿的,而不愿意承认这是别人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观念: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他承认了是别人的东西,就意味着要还给别人。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这种心理入手,不断追问他:这个玩具是你的吗?直到孩子承认:玩具不是自己的。当孩子承认后,父母可以进一步引导他的行为,比如不是自己的玩具不能拿,丢了玩具的小朋友会着急的,或幼儿园老师发现玩具不见了也会着急的,明天一定要把玩具还回去,并向玩具的主人道歉。父母不断向孩子强化这种物品“所有权”观念:这个东西不是我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反复几次之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得到增强,也就不会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去玩别的

  如果孩子经常偷拿别人的东西,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面对属于别人的、但自己又很喜欢的东西时尝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唱歌或是做游戏。

  告诉自己不能拿

  孩子的自言自语也可以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面对喜欢、但又不是自己的东西时说“这不是我的东西,不能拿”“这是XXX的东西,要去还给他”或者“我要问问妈妈可不可以拿这个东西”。孩子通过自我言语的指导,也能限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慢慢培养,父母不能操之过急。在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偷”的概念之前,不能用“偷”这个字眼来描述孩子的行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也会逐渐形成,当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偷”的时候,就不会再去“偷”了。

  心急的父母如果通过惩罚来矫正孩子的这类问题行为,常常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得到的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独家夫妻搭配育儿有秘笈   5步骤练就一个巧嘴好宝宝   妈妈是宝宝最棒的老师!

师德

下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