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2008-08-01 08:39 佚名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家长老师们,你爱孩子,孩子知道你爱他吗?”

  根据调查,有90%的教师说爱学生,却只有10%的学生说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

  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日前在新加坡“以人为本的赏识教育”演讲会上,为满堂忧心忡忡的家长和教师讲解了如何“去让孩子知道我爱你”。

  他说,中国做过一项“你爱学生吗?”以及“你感受到老师对你的爱吗?”的调查。结果发现有90%的教师说爱学生,却只有10%的学生说感受到教师的爱。

  “老师为你好 学生受不了”

  杨瑞清说:“师生关系出现这个落差,显然是‘老师为你好,学生受不了’的明证。老师不是不爱学生,只是不懂爱,不会爱,结果跟不爱一样。”这个关系落差,不只出现在学校,也同样出现在家庭,让亲子关系非常紧张。

  他说,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美国波士顿大学博士生的中国教育家周弘曾经说,孩子生下时都是眼睛亮闪闪,充满了灵性,是一块好钢。但是后来,却被不懂教育的父母或教师炼成铁,还不断抱怨“恨铁不成钢”。他说:“这是多大的悲哀和讽刺!”

  杨瑞清说:“爱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很多孩子长期在一个得不到爱的环境里成长,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心灵却是千疮百孔。因此,如何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被爱,是教育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他认为家长和教师可以从“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等方面去让孩子知道“我爱你”。

  他说,“走近生命”不是“走进生命”。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长辈可以“靠近”,却不能“闯进”。为了让孩子幸福快乐,长辈不应该太强调“吃苦”。他说:“苦吃多了会变成痛苦。我们要‘刻苦’,不要‘痛苦’。我希望长辈不要仅仅注意分数意义上的‘成绩’,或功利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幸福意义上的‘成长’。成绩和成功,应该是成长的副产品。”

  杨瑞清说,当长辈们“走近生命”时,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

  、他说,北京有一所类似新加坡邻里学校的“二十二中学”,学生都是基础较差,其他学校不要的学生。可是在一名好老师孙维刚从初一教到高三的指导下,一班40名学生全上了大学,其中22人还进了中国最顶尖的清华和北大。

  杨瑞清说:“这个实例证明了我们的孩子潜力有多巨大,长辈们实在不应该过早地、草草地下‘不行’、‘不好’的结论。”

十种处罚孩子的小招数!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着孩子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