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有压力才有动力
“当然是听不懂的班好!”
“为什么?”
“虽然有一部分听不懂,但你认真听,总会听懂一些,也比他根本不讲收获大。而且这也是一种刺激,这样你就知道要往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班努力,只有待在好的班,你才能听到好的题,才有机会学更多的东西!”
这是我听到的最有价值的回答!真得好好感谢代老师,他激发出了鲁鲁的斗志,让他终于有了一种觉醒。多年来,鲁鲁成绩始终不愠不火,我没有逼他,就是一直在等待这种觉醒,等待他自己产生学习的动力,只有真正来自于内心的力量,才能够让他像火箭一样启动,越来越快,直上云霄,而一切外在的力量,无论你是用车拉,用人推,都只能让他在地球上慢慢爬行。
为什么“听不懂”反而激发了他的内在力量呢?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也就是一定的压力,就像篮球,你不用力去拍,它就弹不起来,用力越大,弹得越高。太简单的内容,孩子提不起兴趣,也就不能刺激他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当然,如果难度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每次都只有挫折而无成功,也会失去信心和兴趣。当我们用尽全力获得一场胜利,那种幸福感是最强烈的,因为能量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越是赢得艰苦的比赛,越能充分证明自己。
这几天的另一件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周五,鲁鲁放学回来,突然问我:“你以前学没学过《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他主动提到学过的课文,这似乎还是第一次。接下来两天,他会冷不丁地冒出一段《为学》,摇头晃脑地背诵,还要讲讲自己的见解。我去翻了一下他的语文书,这一篇课文,被他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红笔、蓝笔、圆圈、三角、波浪线,全画满了。刚学完的课文,老师只要求背其中的两段,他已经能背全文了。其实,这篇文章很难,如果不看注解,大人也不一定能完全读懂。但恰恰是这篇很难的文章,让他学得津津有味。鲁鲁虽然语文成绩不错,但他是不喜欢上语文课的,总说没劲,我看课本上的其他篇目,确实笔记很少。
有一种暴力叫作“忽略”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 要从小强调孩子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