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至今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上海1959~1977年18年内共检测835例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1例(0.1%)。
新生儿溶血病病理生理
【病因和病理生理】
胎儿由父亲遗传获得母体所不具有的血型抗原,在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后、该血型抗原即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IgG血型抗体,当这种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与其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即使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遭致破坏,引起胎儿血管外溶血。大量溶血造成严重贫血,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因胎儿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而致全身水肿;贫血使髓外造血组织代偿性增生、出现肝脾大;娩出时黄疸往往不明显,但很快出现并迅速加重。溶血产生的大量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神经核黄染,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胆红素脑病。A、B、O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时;如母为AB型,或婴儿为“O”则均不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因AB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某些植物、寄生虫及细菌中,O型母亲通常在第一胎妊娠前即可受到自然界具有A、B血型物质的刺激而产生抗A、抗B抗体(IgG),故40%~50%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
Rh血型系统在红细胞上有6种抗原;C.D、E、c、d、e,但d始终未能发现;依抗原性强
弱排列,依次为D>E>C>c>e。Rh溶血病是因为:母亲红细胞缺乏D抗原(Rh阴性),而胎儿红细胞具有 D抗原(Rh阳性),母体所产生的 D IgG抗体在进人儿体后即产生免疫性溶血。但Rh阳性(具D抗原)母亲如缺乏Rh系统其他抗原(E、C等)而胎儿具有这类抗原时,也可产生Rh溶血病。Rh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E溶血病。Rh溶血病一般较少发生在未输过血母亲的首次妊娠中,这是因为Rh抗原仅存在于Rh猿和人的红细胞上,此抗原初次致敏约需0.5-lml血液,但在首次妊娠时母血中只有少量(0.05-0.1ml)胎儿血,不足以使其母亲致敏;或即使引起致敏,也属原发反应,抗体既少又弱;开始产生的抗体基本是IgM,不能通过胎盘,到以后产生IgG时,胎儿已经娩出而不致受累。Rh 溶血病症状随胎次增多而加重,这是由于在首次分娩时有超过0.5~lml胎儿血进人母循环,而且第二次致敏仅需0.01~0.1ml胎血,并很快产生大量IgG抗体所致。很少数未输过血的Rh阴性母亲在首次妊娠时也会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因为Rh阴性(d/d)孕妇的母亲为Rh阳性,使孕妇本人在出生时已接受了其Rh阳性母亲的抗原而致敏,若其首次妊娠胎儿为Rh阳性(D/d),在孕期即可使其再次致敏,很快产生抗D的IgG通过胎盘便引起胎儿发生RhD溶血病。
相关链接 妈妈喂养误区及解决方案 母乳喂养全攻略之上班妈妈 科学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推荐阅读
|
|
|
|
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 | 周星驰的育儿癫狂语录 | 锋芝家庭幸福长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