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新生儿 > 正文

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制

2008-05-21 08:40 佚名

  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早产儿发病率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制

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制

  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主要有:①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②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层薄,易散热,早产儿尤甚;③新生儿在受寒时主要靠棕色脂肪产热,而早产儿棕色脂肪贮存量少,在感染、窒息和缺氧时棕色脂肪产热不足,致体温过低;④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含量大,其熔点高,寒冷时易凝固。水肿与毛细血管壁在寒冷、缺氧下通透性增高有关。

  临床表现

  一般在出生后1周内发生,以寒冷季节多见,夏季发病大多以严重感染、重度窒息引起。表现为纳差或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低于35oC、重者常低于30C。肢体凉,皮肤硬肿,颜色暗红,按之如橡皮样。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严重者可导致心、肺、肾多脏器损害,甚至出现DIC。 实验室检查常有代谢性酸中毒、尿素氮升高及血糖的变化。

  治疗原则

  l.复温 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2.支持疗法 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根据患儿情况选择经口喂养或静脉营养。但应注意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3.合理用药 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纠正代谢紊乱。有出血倾向者用止血药。高凝状态时考虑用肝素,但DIC已发生出血时不宜用肝素。休克时除扩容纠酸外,可用多巴胺。

  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 患儿胎龄、日龄、体重、分娩史及APgar评分情况,及患儿有无感染史,还要了解患儿分娩时环境温度及出生后保暖措施。

  2.身心状况评估 患儿吸吮和吞咽能力,体温、脉搏、呼吸、硬肿的部位、面积及程度、哭声、肌张力、尿量及四肢末梢循环。评估家长育儿知识,家庭保暖措施,对疾病认识和经济承受能力。

  3.辅助检查 分析血气、血电解质、血糖及尿素氮等检查。

相关链接 妈妈喂养误区及解决方案 误区及解决方案 母乳喂养全攻略之上班妈妈 科学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太平洋亲子网专题

推荐阅读

母乳喂养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

锋芝家庭幸福

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的育儿癫狂语录

锋芝家庭幸福长久度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3页) 1/3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新生儿脑缺氧3大症状
新生儿泪囊炎3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