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新生儿 > 正文

五花八门“肚脐病”的调治

2008-02-26 09:27 佚名

五花八门“肚脐病”的调治

  新生婴儿的肚脐十分娇嫩,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或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危害宝宝的身心健康,故应引起年轻妈妈的高度重视。

五花八门“肚脐病”的调治

  脐炎 脐炎多因产程延长,产道感染及断脐后脐带被污染所致。临床表现为脐部有少量粘液及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发热,甚至糜烂。有时炎症向腹壁皮下扩散,形成腹壁蜂窝组织炎,脐炎若持久不愈,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可形成脐部肉芽肿。急性脐炎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菌素,局部进行清洁消毒,可用呋喃西林纱布湿敷或涂2%龙胆紫,对脐部肉芽肿可涂10%硝酸银烧灼,对较大肉芽肿可手术切除。

  脐瘘 脐瘘是由于婴儿脐带健康问题,使脐部与小肠之间形成了相通的管道,故又称肠瘘。临床表现为脐带脱落后脐孔处可见凸出鲜红粘膜,脐中心有一瘘孔,此孔经常有恶臭分泌物及粪质排出。脐瘘如长久不愈,局部会出现糜烂性皮炎。脐瘘宜在新生儿期手术治疗。

  脐窦 脐窦即指卵黄管在肠部闭合,但在脐端未闭合,用探针可发现脐部有短浅窦道。临床表现为脐部有较小的圆形红色粘膜凸出,粘膜可分泌无色液体,无恶臭味,不带粪质。该症宜在脐带脱落之后,始终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待六个月后行手术切除脐窦。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1/2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新生儿脑缺氧3大症状
新生儿泪囊炎3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