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别让卡通暴力破坏孩子世界

2008-01-29 15:58 佚名

别让卡通暴力破坏孩子世界

  卡通暴力比例提升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对电视暴力进行了界定。在传播学家格伯纳的经典研究《暴力与媒介》中,电视暴力被定义为“有意伤害或杀害的公然武力表现”。研究者进一步将娱乐节目分为三类:犯罪、西部、冒险节目;喜剧;卡通。测量后发现:犯罪型节目是包含暴力最多的节目,达96.6%。卡通的暴力内容比例也相当高,为93.5%,即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暴力事件的卡通片占所有卡通片的93.5%。喜剧则包含较少的暴力,但也达66.3%。

  由此可见,卡通并不因是儿童节目而成为世外桃源,儿童不仅从成人节目里,也从儿童节目里看到了暴力。如果一个节目里包含多个暴力事件,研究者通常称之为暴力节目。至于“多个”是多少,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以格伯纳的暴力定义作为标准,我们看到:国产影视作品中的侦探片、武打片、战争片,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神雕侠侣》等有较多的暴力事件,是典型的暴力节目。儿童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动画片。国产动画片如《小龙人》《黑猫警长》等含有暴力行为。同时,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进口电视节目。《变形金刚》《圣斗士》《勇敢的公主希瑞》《魔神坛斗士》《百变雄师》《巨型恐龙》《火星鼠》等,科幻片如《超人》《女超人》等均属暴力节目。

  相比之下,《西游记》《哪吒传奇》等动画片中,也许也有暴力的痕迹,但它首先倡导的是一种分明的善恶,一种正义,一种博爱。暴力被这些优秀的因素最大程度地覆盖或掩饰了。对于中国的孩子们而言,这应该算是主流动画。

  童话故事、卡通读物、动画片、漫画书和玩具等,都是启蒙孩子很好的方式。但在很多包装美丽的卡通读物和动漫作品中,特别是日本的卡通读物和动漫作品,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潜移默化地给予孩子一些不良影响。这一问题既值得家长警惕,更需要卡通、动漫等文化产品制作者和管理者引以为戒。

  影响生命价值观

  一些暴力卡通形象造成孩子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同情心和体会他人伤痛能力的丧失。研究表明,长期观看暴力卡通的孩子会对现实生活中暴力受害者日渐麻木,以致容忍社会暴力的层次逐日剧增,因而逐渐失去感受同情和伤痛的能力。暴力卡通形象,孩子们不仅能对这些暴力形象的暴力行为耳熟能详,而且还能够根据剧情为剧中人物的暴力举动找到一千个心理上的理由。于是,不少孩子观看后,便盲目模仿剧中的拳打脚踢,有的甚至按照剧中人物或情节的模式去干那些恶作剧式的劣事。据报载,前不久湖南某市的一位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同学就是模仿卡通剧中的暴力情节,将邻居的一位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同学杀害,而其杀人的理由便是对方长得颇像某卡通剧中的某一人物。

  改变审美价值观

  少儿看多了暴力电视镜头,常常会误以为暴力情况反应社会现实,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一般手段不易获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暴力镜头对少儿有暗示作用,少儿长期耳濡目染后,比较容易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现攻击行为。

  “张扬个性,我行我素”成为孩子崇尚的行为方式。尽管许多卡通画的内容没有多少政治内容,但是,有的卡通画所描写的故事情节却在随意改动历史或编造历史,给人以错误的历史知识,误导孩子。一些色情、品位低下的图片隐含淫秽暧昧内容,往往以挑逗、刺激和暴露过多的图片对孩子造成某种视觉冲击,这种格调庸俗、趣味低下的卡通文化直接造成孩子产生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