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K会造成宝宝出血
1934年,丹麦科学家首先发现维生素K,并证实其为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是一类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萘醌基团的衍生物。天然存在的有维生素K1、K2,维生素K1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是食物中维生素K的重要来源;维生素K2主要由肠道细菌合成。人工全盛的有维生素K3、K4、K5、K7等。维生素K1、K2为脂溶性,在体内吸收依赖于胆盐的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K4等是水溶性维生素,吸收无需胆盐。维生素K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凝血因子,发挥凝血作用,防止出血发生。
人体内的凝血因子有13种。其中与维生素K有关的有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这些凝血因子在体内的合成和激活需要维生素K,又称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维生素K激活羧基酶与凝血因子中的谷氨酸残基结合成羧化谷氨酸残基,才能具有凝血活性,发挥凝血功能。当维生素K缺乏时,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活性,凝血功能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导致出血的发生。维生素K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维生素之一。
然而由于许多食物中富含维生素K及肠道细菌能全盛维生素K。健康成人和年长儿童一般不会因膳食供给不足发生维生素K缺乏。由于维生素K能迅速改善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几十年来维生素K一直人微言轻一种治疗出血的抗凝剂使用,似乎不作为人体内一种重要营养物被关注。因此维生素K缺乏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某些妇女儿童的营养专著中也未提及维生素K营养素及维生素K缺乏的问题。
近40年来,尤其近20年来,由于血清维生素K及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检测技术的突破,全球各地相继报道了众多的有关婴儿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的文章认为维生素K缺乏是世界性婴儿出血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1995年全国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表明,颅内出血是我国婴儿死亡的第七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为77.4/10万。据此估算每年我国因颅内出血死亡约1.5万人,接近全年因所有急性传染病死亡婴儿的总人数,而婴儿颅内出血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及婴儿,是婴儿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96%以上出现在3个月以内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