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燕
儿童艺术活动策划人,引领儿童公共文化活动风气之先

郝燕:玩快乐童年 缔造幸福生活起点

  2.怎样玩出创意,玩出亲密

  别再这样逗孩子啦!

  大人总爱乐此不疲地跟孩子玩这样的把戏:

  把孩子手里的东西劈手夺走,说:“快喊姐姐,不然就不还给你!”

  抢走孩子的玩具,说:“是我的!是我的!”

  一把抱过准备回家的别人家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今天跟阿姨回家吧,不让你跟妈妈走了。”

  有了孩子以后我才明白:这些都不是玩,是无所不能对无能为力,是欺负人。

  大多数成年人压根儿不知道还有其他向孩子示好的方式。孩子如果稍微反抗,经常还会招来更猛烈的攻击——我见过孩子不理就上手抢孩子玩具的,有硬拉着90厘米高的小人儿说要把他带走的——因为他们的目的还没达到,那就是显出成年人的优越感来。

  如果有天你到单位,部门经理严肃地通知你:“你被开除了。”半小时后带着一屋子人大笑着说是逗你玩的,你会觉得好玩吗?

  别觉得这是小事。恃强凌弱是几千年的等级制度留给我们的密码。酒桌上,你得喝大喝吐了,客户才肯在合约上签字;职场上,你得会逢迎拍马,领导才肯认同你的价值。这两个场面与逗孩子是同一种行为:要你低头,我才给你好处。

  被这样逗大的孩子,就会这样去逗更小的人。哪天角色变换,别人求你签合约的时候,你就会同样把他灌醉;靠点头哈腰谋得高位的时候,就会要求将来的下属逢迎伺候。封建密码就在我们每个下意识的行为里,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我是很会拉下脸来的妈妈,一般情况下,我会直截了当告诉对方:“不要这样逗孩子。”然后告诉女儿:“你放心吧,这是你的东西,别人不能拿。妈妈会跟你在一起的。”

  到孩子会说话以后,我就一直教她,你不想给别人或者不想去别人家,就大声说:“不。”

  生活中大多妈妈拉不下脸,因为逗孩子的往往是长辈、亲戚、好朋友。好朋友鲁鲁有次跟我说,女儿被一朋友逗得气得趴在地上叫,令我非常惊讶,因为鲁鲁是个非常温和的人,又那么爱孩子,我完全能体会她的心疼和无措。

  我们并不一定能做出什么划时代的大事,但至少可以保护一个孩子少受无谓的影响。就我而言,这句话是一定要说的:“请别这样逗孩子,他不觉得好玩。”

  如果那孩子无所谓,跟你嬉皮笑脸,显示出很喜欢这样闹的样子,只是因为他习惯了被这样逗。假如你尝试用别的方式跟他玩,他一定会更喜欢你。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我?

  朋友沮丧地问我:“为什么每次家里有小客人来,都喜欢我丈夫,不喜欢我?”

  现实确实如此,有些大人很容易跟孩子打成一片,另一些大人则不受欢迎。也有的大人面对孩子就觉得很拘谨,似乎出于面子该跟孩子玩,但又不知道该怎么玩。

  很多传统人士会这么想:小孩子不喜欢我,是因为我老管他们,他们肯定喜欢那些让他们随便吃糖,跟他们没大没小的人。

  有那么点意思,又不完全对。不能这样小看下一代,除了物质诱惑,被爱的感觉,也是他们很需要的。一个愿意跟孩子玩,以孩子的感受去他们的世界里做客的大人,一个玩得自己也很高兴的大人,才是最受孩子欢迎的。管教,则是另一个大问题,不在本书讨论范围,只提一句,如何管和教,也是有尊重和不尊重的区别的。

  我女儿四岁生日派对之前,我就跟其他家长约好,今天称呼所有小姑娘们的名字时,后面都要带“公主”两个字。女孩子们果然都很享受,偶然有家长忘记了,边上的小姑娘们都会立即去提醒他:“错啦,你该说依依公主的!”他们的世界就是这样认真的。那一天,积极配合的妈妈,就尤其受孩子们的欢迎,捂着嘴乐缩在后头的妈妈,孩子们便不怎么感冒了,有性格的小姑娘还表示略有嫌弃呢。

  还有一次,在伦敦的一个小广场上,正在举办复活节活动。迎面走过来一家人,两个小姑娘一脸兴奋,手里牵着气球。我带着女儿去问人家:“气球是哪里拿的?”那家妈妈热情地回答道:“那边,走过去一点点,有个男人在那里发呢。”孩子爸爸则很戒备地向妈妈使了个颜色,纠正道:“是大兔子在那儿发气球呢。”然后紧张地看了眼自己的小公主们,松口气。这位爸爸,一定颇受宝贝们的喜爱。

下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2/2
作者其他文章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