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 > 正文

儿童性知识教育 父母该如何进行

2012-06-27 09:19 陈婉云 A+

1性知识缺乏带来的身心伤害回顶部

性知识缺乏带来的身心伤害

  性教育首先就是社会人格的文化教育,如果认为同个性的全部发展无关而独立存在,就不可能是正确的社会教育。

  13岁的涓涓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曾代表学校参加全镇举行的小学语文、数学阶段性竞赛。那次,当她上二楼准备进考场时,突然呕吐起来。老师急忙把她搀扶下楼,镇中心学校用车火速将她送往镇中心卫生院。不到半小时,中心卫生院传来消息,涓涓不是病了,而是怀孕了,生下一健康女婴。

  这个消息震惊了所有在场的师生。她的班主任老师这时才回想起,近来一段时间涓涓每天来上课,都是外穿一件浅绿色的胖大羽绒袄,原来是为了遮掩身体的变化。

  涓涓的母亲知道后悔恨地说:“她咋有了男朋友,家里也搞不清.怀孕后,她后悔的要死。”

  这是几年前一个真实事件,而非娱乐性的调侃.如今类似的事件已不鲜见。2007年4月,海南省某市一职业中学一名初三女生上课时突然腹痛,并产下一名足月女婴。经事后调查,该女生与同级男生发生早恋,未经任何避孕措施就发生了关系。这起突发事件不仅令双方家长尴尬不已,也使学校措手不及。

  这种事件的发生与孩子们性知识的缺乏不无关系。2001年北京某家媒体报道,北京五中的学生自己设计实施的一项相关问题调查结果,学生们表现出来的性观念让人吃惊。

  在对739名中学生的调查中,48.8%的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其中有9.9%的学生认为,一见钟情就可以发生性行为,甚至有2,5%的学生认为:“只要给好处,就可以发生性行为。”

  调查中17.8%的学生承认曾与异性拥抱,10.1%的人承认曾与人接吻,在“是否发生过性行为”一栏,7人填了“有”,22人拒绝回答。

  另据报道,一个“青春健康”的调查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2个城市展开,结果显示,婚前性行为比率很高。至于青少年感染性病、艾滋病、吸毒等事件,更频频见诸报端。令人遗憾和担忧的是,这类事件似乎并未促使社会各界下决心强化性健康教育并采取行动。

  “以前是孩子不懂大人的事,现在是大人不懂孩子的事。”这是许多现代家长的苦恼。这份调查资料又一次让家长们惊讶地张大了嘴。“我们确实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系统的性教育。”一位家长说,“以前总觉得孩子小,还不懂,现在看来,我们的眼光太老了。”

  当前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仍然处在一个教育的空白点。不少中学生对记者说:“老师讲生理卫生课,连她自己脸都红,就隔过去不讲了,让我们自己看。”老师对此问题的看法是,虽然他们觉得讲性知识很有必要,但站在讲台上又开不了口,觉得挺不舒服。也许让学生们生活在“真空”中更安全,结果却是适得其反,越采越多的孩子们产生了愚蠢的行为,

  2000年4月29日,《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新华社的稿件,题目为《婚前性行为呈低龄化趋势》。记者调查发现,怀孕而接受人工流产、中期引产手术、宫外孕手术的未婚少女逐年增加,最小的年龄仅13岁,患宫外孕的少女平均每月一例。大多数未婚少女缺少避孕乃至怀孕的相关知识,有的中学生停经数月却不知是怀孕,有的甚至将腹中已经明显出现的胎动误认为是肠痉挛,结果导致承受巨大痛苦的手术,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至于性教育,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郑重提出,应当在男孩子首次遗精之前,在女孩子来初潮之前,将性的知识教给他们。应当说,这是一个科学的建议。可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未在中国成为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2儿童的性知识教育怎样进行回顶部

儿童的性知识教育怎样进行

  对儿童是否需要进行性教育,如何恰当进行教育,这是令不少为人父母者头疼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儿童懂得什么性不性的,不要教坏他们,给他们讲那么多干嘛!而事实上,儿童从几岁起就有了一定的性意识,性好奇心,甚至有性行为的毛病,因而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我们曾经收到几封咨询信。

  一位母亲说:她那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每看到电视里的男欢女爱镜头,便特别专注和兴奋,眼睛瞪得大大的,叫她也不听,做妈妈的便想方设法把她注意力引开,在这种镜头即将出现时借故将女儿拉开,但这种努力无效。她这样小年龄为何会对这些东西有浓厚的兴趣?我不敢问也不敢多给她讲,唯恐她知太多了会学坏。做妈妈的十分困惑。

  一位母亲说:她那五岁小儿子很喜欢玩自己的“小鸡鸡”,每当这时,做妈妈的便打骂他,他才答应不玩了。但不久后,一天幼儿园的老师向她反映,她儿子每天午休睡在床上玩生殖器,直到面红身赤全身大汗淋漓才罢休。她听后没有打他,而是耐心地问他为什么屡教不改。儿子天真地说:“我想改,但小鸡鸡不愿意,我忍不住要用手去玩它”。听着儿子如此稚气的回答,她又好气又好笑。“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做妈妈的手足无措。

  25岁的姑娘说:她小时候很喜欢到别人家玩,7岁那年到一位邻居家玩耍时,被那位邻居叔叔哄骗奸污了。这个阴影象恶魔一样占据着她的心灵,从童年到现在,她没有过欢乐,也不敢有爱情的幻想,每天只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以及每每被恶梦惊醒泪流满面的痛楚。她想到自杀,但又舍不得生她养她的父母。她也有过几次丘比特箭射来的经历,但每次向她射箭的男子都被她莫名其妙地拒绝了,他们以为她心理不正常,却不知她是没有勇气去接受。

  从上面三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所面临的二个问题:一是对儿童不良性习惯的防止与纠正问题,二是教育孩子如何免受性侵害的问题。

  儿童的性好奇心是儿童性意识发展的自然流露。小孩喜欢问:“男孩子,为什么会有小鸡鸡”,“我从哪里来?”等问题,或是喜欢看拥抱接吻等镜头,这都是儿童性好奇心的自然流露。对儿童性好奇心简单地采取禁止和打骂都是行不通的,这只能起到加重好奇心的作用,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是强化刺激作用,如果对电影电视上情爱镜头采取禁止孩子看的办法,只会使他们觉得更神秘好奇,越发想看。对小孩玩弄生殖器的行为,越是说“哎呀丑死人了”,就越是对小孩进行了强化刺激。对小孩的这些行为最好是顺其自然。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孩子的性意识发展到哪个阶段问到什么问题就解答什么问题,例如孩子问到“我是从哪儿来的?”,就如实地回答他“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他再问到“我是怎样到妈妈肚里的”时,也没必要回避这方面的科学知识;而当孩子没有问起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讲;二是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性是自然的事情,应以自然的态度对待它,例如父母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裸露了身体,这时就不应急急忙忙遮掩或大惊小怪,否则容易让孩子觉得很神秘。

  对孩子的不良性习惯,例如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则应妥善地制止,同时要避免强化心理刺激。有位同性恋者回忆道:他小时候很喜欢骑在椅子上玩,觉得自己的“小鸡鸡”特别舒服,有一次他便自己用手去玩,妈妈看见了便说他“不害羞”,但又没说理由,他越发好奇,就避开大人偷偷地玩,甚至和别的孩子互相玩,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终于发展成为同性恋者。对于孩子的手淫习惯,提醒他讲卫生及转移其注意力比一般的责骂效果更好。

  教育孩子避免性侵犯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在童年受到性侵犯是一生的灾难,由此而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和性格上的不良影响是难以弥补的。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童贞,防范自己的外生殖器不要被人摸或碰,可以直接地对孩子说:“如果谁碰你的生殖器,他就是坏人。你就可以大声叫或跑开,如果这个人是熟人,就算他给你很多东西吃或玩,你也不要顺从他,而且要告诉爸爸妈妈”。同时告诫孩子不要随便在别人家过夜。

3解读宝宝的“性动作”回顶部

解读宝宝的“性动作”

  “哎呀,这孩子怎么没事就喜欢来摸妈妈的乳房啊!男生不好这么色吧!”“真晕!一不注意就把我的裙子给掀开了,有时还跑去掀别人的裙子,弄得我好尴尬!”2岁左右的宝宝常会出现喜欢摸妈妈的大腿、摸妈妈的乳房等动作,其实这些“性动作”是宝宝的大脑在告诉我们:他的“性意识成长关键期”到了!如果在这段时期,家长肤浅地把孩子成长的“性动作”贴上“耍流氓、好色”的标签,或用“打手”来制止,则会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则会造成性别扭曲或易性癖(同性恋)。

  性文化不等于性!

  0-3岁是培养性别认同和性角色认同的重要阶段,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幼儿期,它凝聚成为潜意识的主要成分,并打下以后一切性的发展的基础和方向。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通过跟家庭成员的互动来探索和认知性别及性角色的。父母是孩子性启蒙教育最好的老师,在这个时期能从父母处得到“性帮助”和“性体验”,孩子的性心理则会在健康中成长和发育。而由于现在关于传播“两性方面”信息的媒介多、量也大,所以从小接受健康的性启蒙教育则尤为重要。年轻的家长们更需要跟孩子一起来学“性”知识,从而正确地对待幼儿性发展中出现的敏感行为,避免让幼儿在性发展的过程中心灵受到伤害或扭曲,当今社会同性恋人数的增多已经在警示我们要重视“性取向”的心理扭曲。

  “性意识成长关键期”的幼儿获得性满足的途径大体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自体享乐,以获得快感。即在自己身上寻找性对象,如吸吮大拇指、触摸小鸡鸡(阴茎)或阴唇、喜欢被人抚摸身体、有的甚至会夹紧大腿进行摩擦或跨坐在椅子扶手上来回移动等等。

  第二种是通过探索他人身体以获得快感。如摸玩并亲吻妈妈的乳房、看见光滑的大腿会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摸、开始关注他人的身体(老想跟着爸爸、妈妈上厕所,对妈妈的内衣产生兴趣)等等。这些敏感行为都属于幼儿在经历“性意识成长关键期”中对性器官、性别的探索行为,简称“性动作”。但“掀裙子”不属于性动作的范畴,宝宝之所以对掀裙子感兴趣,主要是对裙子的结构好奇,而不是对裙子里的身体部位好奇,这也是为什么大多孩子都喜欢在妈妈的裙子里玩藏猫猫游戏的原因。

  因此每一个性动作背后都有产生动机的性心理:

  1.对母亲的依恋产生对女性特征的探索;

  2.认知能力的发展开始产生对性别特征的初级探索;

  3.无意识的接触带来快感后,发展为有意识。就是孩子在小便时,会渐渐发现自己的性器官;而在无意识的触碰时,发现它(小鸡鸡)会变硬,还会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快感;女孩则发现摸摸自己尿尿的地方会有特殊的感觉,正因为这些感觉便引起了宝宝对性的兴趣和好奇。

  总而言之,这些性动作跟成长有关,跟“好色”无关,而这个“性”确切地说是“性别”,所以,切勿以成人的标准来给孩子贴标签!

    我是成长说小编,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邮箱chengzhangshuo@pcbaby.com.cn方式联系我,孩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来信方式:成长说+宝宝年龄+遇到的问题。如:成长说+宝宝2岁半+孩子被打怎么办

    精彩推荐:

    要注重孩子性别教育胜于性教育

    有趣的儿童性教育故事 你知多少

返回分页浏览>>(共计3页)

生完孩子的头两年,看完请别哭…

万名三甲医生 用心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胎儿每周发育过程图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相关文章频道热点